圣朝遂失誅元載,公議猶能去霍山
出自宋代韓元吉《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》:
圣朝遂失誅元載,公議猶能去霍山。
落膽徒聞溫御史,不知睿意在群{1~1}奸。
注釋參考
圣朝
[one's own royal court] 封建時代稱本朝
圣朝赦罪責功,棄瑕錄用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詳細解釋封建時代尊稱本朝。亦作為皇帝的代稱?!稘h書·兩龔傳》:“圣朝未嘗忘君,制作未定,待君為政,思聞所欲施行,以安海內(nèi)。” 晉 李密 《陳情事表》:“逮奉圣期,沐浴清化?!?唐 岑參 《寄左省杜拾遺》詩:“圣朝無闕事,自覺諫書稀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隴右行送徐少參》詩:“ 秦 日 長城 號塞垣, 漢 時故郡稱 天水 ,圣朝掃蕩無烽煙,射獵之地為桑田?!?清 曾國藩 《江寧府學記》:“今兵革已息,學校新立,更相與講明此義,上以佐圣朝匡直之教,下以闢異端而迪吉士?!?/p>
遂失
墜失;廢弛。遂,通“ 墜 ”?!赌印し▋x》:“暴王 桀 、 紂 、 幽 、 厲 兼惡天下之百姓,率以詬天侮鬼,其賊人多,故天禍之,使遂失其國家,身死為僇於天下?!?孫詒讓 間詁:“遂與隊通?!兑住贰鹚炷唷?,《釋文》云:‘遂, 荀 本作隊。’俗作墜,義同?!痘茨献印ぬ煳挠枴?高 注云:‘隊,隕也?!薄赌印し敲隆罚骸癌z 桀 、 紂 、 幽 、 厲 ﹞繁為無用,暴逆百姓,遂失其宗廟。” 孫詒讓 間詁:“遂與隊通?!?/p>
公議
公議 (gōngyì) mass discussion 眾人的議論 自報公議 關(guān)于國家的事情,以公眾利益為標準而評議霍山
(1).在 山西省 霍縣 東南?!吨芏Y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 河 內(nèi)曰 冀州 ,其山鎮(zhèn)曰 霍山 ?!?鄭玄 注:“ 霍山 在 彘陽 ?!卑?彘陽 后漢 時改 永安縣 ,即今 山西省 霍縣 。
(2). 安徽 天柱山 的別名。在 安徽省 潛山縣 。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,移岳祠于 天柱山 ,以后俗人呼之為南岳,故又名 天柱山 為 霍山 ?!稘h書·武帝紀》“登 灊 天柱山 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 應(yīng)劭 曰:‘灊音若潛,南岳 霍山 在 灊 , 灊 ,縣名,屬 廬江 ?!?文穎 曰:‘ 天柱山 在 灊縣 南,有祠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禹江山水澤地所在》:“ 霍山 為南岳,在 廬江 灊縣 西南, 天柱山 也?!?/p>
(3).在今 廣東省 龍川縣 東北。傳說 秦 時有 霍龍 避亂隱居于此,遇真人給他金液還生丹,功成仙去。后人因以霍名山。 宋 蘇軾 《江漲用過韻》:“已連漲海白,尚帶 霍山 緑。” 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:“《廣東舊志》:‘ 霍山 在 龍川縣 北一百里?!?/p>
韓元吉名句,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