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日桃符管送迎,燈球爆竹斗先贏。
出自宋代劉辰翁《鷓鴣天·立春后即事》
梅弄雪,柳窺晴。殘年猶自冷如冰。欲知春色招人醉,須是元宵與踏青。
注釋參考
舊日
舊日 (jiùrì) 過去的日子;從前;往日 former days; old days 舊日并無深交桃符
桃符 (táofú) 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門神或?qū)懼T神名字,用于避邪的桃木板。后在其上貼春聯(lián) peach wood charms hung on the gate during lunar New Year 借代春聯(lián)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送迎
(1).送往迎來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皨D人送迎不出門,見兄弟不踰閾?!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?信 嘗過 樊將軍 噲 , 噲 跪拜送迎,言稱臣。” 宋 王銍 《默記》卷中:“兩州送迎,旌旗舳艦,官吏錦繡,相屬於道。” 陳毅 《泗宿道中》詩:“暢游根據(jù)地,沿途勞送迎?!?/p>
(2).指文筆的宕開與承接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“其控引情理,送迎際會,譬舞容廻環(huán),而有綴兆之位;歌聲靡曼,而有抗墜之節(jié)也。”
燈球
亦作“ 燈球 ”。球形的彩燈。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元宵》:“兩朵樓各掛燈毬一枚,約方圓丈餘,內(nèi)燃椽燭?!薄豆沤裥≌f·張舜美燈宵得麗女》:“太平時節(jié)元宵夜,千里燈毬映月輪?!?茅盾 《尚未成功》二:“媽媽和你斗紙馬,回頭再糊一個紅紙的燈球。”
爆竹
爆竹 (bàozhú) 古時用火燒竹,畢剝有聲,火花迸裂,稱為爆竹。今人用紙卷火藥,點燃發(fā)響,也稱爆竹,或稱爆仗 firecracker劉辰翁名句,鷓鴣天·立春后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