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目眚》:
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知天罰一只眼。
異哉野老白露團(tuán),烈于貴人寒食散。
注釋參考
荔枝
荔枝 (lìzhī) 一種常綠喬木( Litchi chinensis ),偶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花小,無花瓣,呈綠白或淡黃色,果實(shí)熟時紫紅色,果味甘美,營養(yǎng)豐富,是我國特產(chǎn) litchi;lychee三百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?!?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詩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內(nèi)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數(shù)?!焙笠浴叭佟敝复对娊?jīng)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三百之蔽,義歸無邪?!?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詩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義者,莫如 杜子美 ?!眳⒁姟?三百篇 ”。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天罰
(1) [punishment meted out by God;stand condemned by God]∶上天的誅罰。舊時帝王自謂稟承天意行事,其誅罰不臣常以此為名
(2) [lose one's parents]∶舊稱遇父母喪
詳細(xì)解釋(1).上天的誅罰。舊時帝王自謂稟承天意行事,其誅罰不臣常以此為名?!稌ざ嗍俊罚骸拔夷嗣髦绿炝P,移爾遐逖?!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拔闼偬炝P,赦圖不穀,則所愿也。”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龔行天罰,應(yīng)天順人,斯乃 湯 武 之所以昭王業(yè)也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豹仙》:“但其生平有二隱事,實(shí)傷陰德,致干天罰?!?/p>
(2).舊稱遇父母之喪。 晉 陶潛 《祭程氏妹文》:“昔在 江陵 ,重罹天罰?!?/p>
只眼
(1).比喻獨(dú)特的見解。 宋 陸游 《書志》詩:“讀書雖復(fù)具隻眼,貯酒其如無別腸?!?明 焦竑 《焦氏筆乘·玉川子》:“晚 唐 詩人,予最喜 玉川子 及 司空表圣 二人,人品甚高,不為勢利所汩沒,故其詩能不涉世俗蹊徑,此非具隻眼者,安能別之?!?清 薛雪 《一瓢詩話》:“有志者當(dāng)自具隻眼,溯流而上,必得其源?!?/p>
(2).圍棋術(shù)語。一眼。成片白子或黑子中之空隙,對手不能下子,但只眼不成活棋。 唐 王績 《圍棋詩》殘句:“雙關(guān)防易斷,隻眼畏難全?!?/p>
劉克莊名句,目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