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觀光上國,近守御宮闈
出自元代顧德潤《【越調(diào)】黃薔薇過慶元貞》:
御水流紅葉。
。
步秋香徑晚,怨翠閣衾寒。
笑把霜楓葉揀,寫罷衷情興懶。
。
。
幾年月冷倚闌干,半生花落盼天顏,九重云鎖隔巫山。
休看作等閑,好去到人間。
。
。
又。
。
止觀光上國,近守御宮闈。
霜染丹楓散綺,葉墜金溝泛水。
。
。
鳳城春色醉玻璃,龍香墨跡璨珠璣,鸞交天配選簪笄。
宮妃直恁癡,題怨寄他準。
。
注釋參考
觀光
觀光 (guānguāng) 去參觀名勝 visit;go sightseeing 在上海各處觀光了一下 觀光 (guānguāng) 現(xiàn)在稱游覽觀賞一個國家或地區(qū)的政教、文物、習俗、風光等為觀光 sightseeing 到這里來的所謂香客,很多是游覽觀光的,不全是真正燒香拜佛的香客?!堵牫薄?觀光代表團上國
(1).指國都以西的地區(qū)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跋?, 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?!?杜預(yù) 注:“上國,在國都之西。西方居上流,故謂之上國?!?/p>
(2). 春秋 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,與 吳 楚 諸國相對而言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 吳子 ﹞使 延州來 季子 聘于上國,遂聘于 晉 ,以觀諸侯?!?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:“上國,中國也。蓋以 吳 辟在東南,地勢卑下,中國在其上流,故謂中國為上國也?!薄秶Z·吳語》:“ 越 滅 吳 ,上征上國?!?韋昭 注:“上國,中國也?!?三國 魏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﹝ 夫差 ﹞抗衡上國,與 晉 爭長?!?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?!?/p>
(3).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。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:“夫諸侯上象四七,垂耀在天,下應(yīng)分土,藩屏上國。” 李賢 注:“上象四七,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,故曰下應(yīng)分土,言皆以輔王室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吾雖德薄,位為蕃侯,猶庶幾戮力上國,流惠下民?!?唐 白居易 《祭迴鶻可汗文》:“撫有九姓,制臨一方,氣吞諸戎,名播上國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惟 布達拉 一區(qū),其土膏衍,其人秀好,其音 華夏 ,故 吐番贊普 都之,以鞭撻四夷,抗衡上國?!?/p>
(4).指京師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四時賦》:“憶上國之綺樹,想 金陵 之蕙枝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建中二年》:“今海內(nèi)無事,自上國來者,皆言天子聰明英武,志欲致太平,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?!?胡三省 注:“時藩鎮(zhèn)竊據(jù),自比古諸侯,謂京師為上國?!薄都t樓夢》第四回:“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,正思一游,便趁此機會,一來送妹待選,二來望親,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,再計新支,--其實只為游覽上國風光之意?!?/p>
守御
守御 (shǒuyù) 防守;防御 defend 我們被迫轉(zhuǎn)入守御戰(zhàn) 若街亭有兵守御,即當按兵不行?!度龂萘x》 史公以 鳳廬道奉檄守御?!?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宮闈
(1).帝王的后宮,后妃的住所。《后漢書·皇后紀上·明德馬皇后》:“既正位宮闈,愈自謙肅?!?晉 潘岳 《景獻皇后哀策文》:“口嗚咽以失聲,目橫迸以灑淚;邈雨絶于宮闈,長無覿于髣髴?!薄杜f唐書·魏少游傳》:“ 肅宗 至 靈武 ,殿宇御幄,皆象宮闈?!?金 元好問 《荊棘中杏花》詩:“天真不到鉛粉筆,富艷自是宮闈花?!?清 薛福成 《書<漢書·外戚傳>后九》:“ 漢 自 高祖 ,帷薄不修, 文帝 衽席無辨,而宮闈之政肅。”
(2).指后妃。 唐 李德裕 《次柳氏舊聞》:“ 玄宗 之在東宮,為 太平公主 所忌,朝夕伺察,纖微聞於上。而宮闈左右,亦潛執(zhí)兩端,以附 太平 之勢。”《舊唐書·后妃傳序》:“歷觀前古邦家喪敗之由,多基於子弟召禍;子弟之亂,必始於宮闈不正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中:“ 文公 卒與 寇萊公 力排宮闈,協(xié)定大策;功雖不終,其盡力於國者,亦可以無愧也。” 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媲美》:“今喜宮闈已正,藩叛又除?!?/p>
(3).官名。 隋 唐 內(nèi)侍省有宮闈局令,掌管宮內(nèi)的法紀、制度,出入管鑰。見《通典·職官九》、《新唐書·百官志二》。
(4).指宮廷。 宋 葉適 《宋吏部侍郎鄒公墓亭記》:“小人猶偽撰公疏,激怒宮闈。” 蔡東藩 《前漢演義》第四二回:“甥舅成婚,雖似名分有乖,大眾都為他是宮闈私事,無關(guān)國家,何必多去爭論,自惹禍端,所以噤若寒蟬?!?/p>
顧德潤名句,【越調(diào)】黃薔薇過慶元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