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組聊掛壁,焉知有世榮。
出自唐朝韋應(yīng)物《郡齋感秋,寄諸弟》
首夏辭舊國,窮秋臥滁城。方如昨日別,忽覺徂歲驚。
高閣收煙霧,池水晚澄清。戶牖已凄爽,晨夜感深情。
昔游郎署間,是月天氣晴。授衣還西郊,曉露田中行。
采菊投酒中,昆弟自同傾。簪組聊掛壁,焉知有世榮。
一旦居遠(yuǎn)郡,山川間音形。大道庶無累,及茲念已盈。
注釋參考
簪組
(1).冠簪和冠帶。 唐 王維 《留別丘為》詩:“親勞簪組送,欲趁鶯花還?!?/p>
(2).借指官宦?!杜f五代史·唐書·莊宗紀(jì)四》:“偽宰相 鄭玨 等一十一人,皆本朝簪組,儒苑品流。” 宋 蘇軾 《寄劉孝叔》詩:“高蹤已自雜漁釣,大隱何曾棄?mèng)⒔M?!?明 李東陽 《張侍御世用藏山水圖歌》:“吾生早覺簪組累,十年邱壑成膏肓?!?/p>
掛壁
掛于壁上。比喻擱置不用?!侗饼R書·文苑傳·樊遜》:“詔書掛壁,有善而莫遵;姦吏到門,無求而不可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至如 漢 代《公羊》,擅名三傳, 晉 年《莊子》,高視六經(jīng),今并掛壁不行,綴旒無絶?!?宋 陸游 《秋思》詩之五:“書生餓死尋常事,那得重彈掛壁冠。”
世榮
世俗的榮華富貴?!度龂尽の褐尽ば旄蓚鳌贰?干 為司空軍謀祭酒掾?qū)佟?裴松之 注引《先賢行狀》曰:“ 干 清玄體道,六行脩備,聰識(shí)洽聞,操翰成章,輕官忽祿,不耽世榮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幽居》詩:“自當(dāng)安蹇劣,誰謂薄世榮?!?/p>
韋應(yīng)物名句,郡齋感秋,寄諸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