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密因離亂,機閑為太平
出自宋代邵雍《過潼關(guān)》:
禁密因離亂,機閑為太平。
山河雖設(shè)險,道德豈容爭。
不究千一義,空傳百二名。
遐方久無外,何復用雞鳴。
注釋參考
禁密
(1).指宮廷秘密?!度龂尽の褐尽罡穫鳌罚骸?阜 又上疏欲省宮人諸不見幸者,乃召御府吏問后宮人數(shù),吏守舊令,對曰:‘禁密不得宣露。’ 阜 怒,杖吏一百,數(shù)之曰:‘國家不與九卿為密,反與小吏為密乎?’”《舊唐書·李德裕傳》:“訪聞近日駙馬輒至宰相及要官私第,此輩無他才伎可以延接,唯是洩漏禁密,交通中外,羣情所知,以為甚弊?!?/p>
(2).保守秘密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此則儀象之設(shè),其來遠矣,綿代相傳,史官禁密,學者不覩,故宣、蓋沸騰?!?/p>
(3).猶禁近。指宮中官署或文學近侍之臣。 唐 韓愈 《進撰平淮西碑文表》:“今詞學之英,所在麻列……外之則宰相公卿、郎官博士,內(nèi)之則翰林禁密、游談侍從之臣,不可一二遽數(shù)?!薄杜f唐書·令狐楚傳》:“時 李逢吉 作相,極力援 楚 ,以 李紳 在禁密沮之,未能擅柄?!?/p>
離亂
(1).變亂。常指戰(zhàn)亂?!稌x書·刑法志》:“是時承離亂之后,法網(wǎng)弛縱,罪名既輕,無以懲肅?!?唐 李益 《喜見外弟又言別》詩:“十年離亂后,長大一相逢?!币槐咀鳌?亂離 ”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難中相會》:“寧為太平犬,莫作離亂人?!?陳毅 《冬夜雜詠·吾讀》:“干戈離亂中,憂國憂民淚?!?/p>
(2).歷亂。紛雜貌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反舌賦》:“其聲也,驚詭噂噆,縈紆離亂。”
太平
太平 (tàipíng) 社會安定 peace and tranquility 安于太平之樂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邵雍名句,過潼關(guān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