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洪皓《漁家傲》
侍宴樂游游賞慣。今茲吊影難呼伴。欲上望鄉(xiāng)臺復(fù)倦。愁滿眼。琵琶莫寫昭君怨。滿目平蕪無足玩。南冠未稅徒增歡。萬里庭闈安否斷。形魂散。此身何暇窮游觀。
注釋參考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昭君怨
(1).琴曲名。相傳為 漢 王昭君 嫁于 匈奴 后所作?!稑犯娂で偾柁o三·昭君怨》 郭茂倩 題解引《樂府解題》:“ 昭君 恨帝始不見遇,乃作怨思之歌。”
(2).詞牌名。又名《一痕沙》、《宴西園》。 宋 張元干 有《昭君怨》詞。
洪皓名句,漁家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