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縣西》:
一徑斜穿犖確行,身閑尤覺馬蹄輕。
坡頭嘉樹千幢立,煙際長(zhǎng)江匹練橫。
茶鼓適敲靈鷲院,夕陽(yáng)欲壓赭圻城。
一春簿領(lǐng)沈迷里,野鳥山花眼最明。
注釋參考
茶鼓
亦作“ 茶皷 ”。佛教語(yǔ)。禪寺法堂西北角設(shè)置此鼓,集僧用茶湯時(shí)用。 宋 林逋 《西湖春日》詩(shī):“春煙寺院敲茶皷,夕照樓臺(tái)卓酒旗。” 宋 陳造 《縣西》詩(shī):“茶鼓適敲 靈鷲院 ,夕陽(yáng)欲壓 赭圻城 ?!薄抖U林象器箋·唄器門·法鼓》:“法堂設(shè)二鼓。其東北角者為法鼓,西北角者為茶鼓。”
靈鷲
(1).山名。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(guó) 王舍城 之東北,梵名 耆闍崛 。山中多鷲,故名?;蛟粕叫蜗聱愵^而得名。 如來(lái) 曾在此講《法華》等經(jīng),故佛教以為圣地。又簡(jiǎn)稱 靈山 或 鷲峰 ?!豆旁?shī)類苑》卷一○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《游石門》詩(shī)序:“ 靈鷲 邈矣,荒途日隔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山居賦》:“欽鹿野之華苑,羨 靈鷲 之名山?!弊宰ⅲ骸?靈鷲山 ,説《般若法華》處?!?唐 劉禹錫 《送義舟師卻還黔南》詩(shī):“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,卻將山屐上丹梯。” 清 譚嗣同 《怪石歌》:“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,月黑深林歗猨狖?!?/p>
(2).山名。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(lái)峰 。傳說(shuō)由 印度 飛來(lái)。 宋 蘇軾 《祭柳子玉文》:“頃在 錢塘 ,惠然我覯,相從半歲,日飲醇酎,朝游 南屏 ,莫宿 靈鷲 ?!?金 元好問(wèn) 《云峽》詩(shī):“飛墮不嫌 靈鷲 小,奇探已覺 太湖 空?!?清 厲鶚 《西林過(guò)滿月精舍》詩(shī):“秋蟾圓幾夕, 靈鷲 約同登?!?/p>
(3).山名。在 廣東 曲江 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溱水》:“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。山本名 虎羣山 ,亦曰 虎市山 ,以虎多暴故也。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,猛虎遠(yuǎn)跡,蓋 律 仁感所致,因改曰 靈鷲山 ?!?/p>
(4).山名。在 江西 上饒 東南。一名 靈山 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江西三·廣信府》:“ 靈山 ,府西北六十里,一名 靈鷲山 。道書第三十三福地,實(shí)郡之鎮(zhèn)山也?!?/p>
(5).峰名。在 山西 五臺(tái)山 中臺(tái) 之東南,亦稱 菩薩頂 。峰有 真容院 ,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。 清 陳夢(mèng)雷 《擬游五臺(tái)山不果》詩(shī):“勢(shì)控 太行 蟠巨鎮(zhèn),派分 靈鷲 落曇花?!?/p>
夕陽(yáng)
夕陽(yáng) (xīyáng) 傍晚的太陽(yáng) the setting sun 夕陽(yáng)無(wú)限好,只是近黃昏?!钌屉[《登樂(lè)游原》赭圻
山嶺名。在今 安徽 繁昌 西。 晉 桓溫 曾于其麓筑 赭圻城 。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 隆和 初,詔徵 溫 , 溫 至 赭圻 ,詔又使尚書 車灌 止之, 溫 遂城 赭圻 居之。” 唐 王維 《送邢桂州》詩(shī):“ 赭圻 將 赤岸 ,擊汰復(fù)揚(yáng)舲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八風(fēng)詩(shī)》:“捩柁引船 濡口 利,禡牙揮扇 赭圻 功?!?/p>
陳造名句,縣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