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陳允平《酹江月/念奴嬌》
霽空虹雨,傍啼螀莎草,宿鷺汀洲。隔岸人家砧杵急,微寒先到簾鉤。步幄塵高,征衫酒潤,誰暖玉香篝。風燈微暗,夜長頻換更籌。應(yīng)是雁柱調(diào)箏,鴛梭織錦,付與兩眉愁。不似尊前今夜月,幾度同上南樓。紅葉無情,黃花有恨,孤負十分秋。歸心如醉,夢魂飛趁東流。
注釋參考
應(yīng)是
(1).料想是;應(yīng)當是。 唐 李白 《清平樂》詞:“應(yīng)是天仙狂醉,亂把白云揉碎。” 宋 蘇軾 《卜算子·感舊》詞:“莫惜尊前仔細看,應(yīng)是容顏老?!?明 劉基 《題宋子章效米元暉山水圖》詩:“應(yīng)是前后身,神會造化跡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呋兀骸皳?jù)此一説,自然應(yīng)是父親更重。”
(2).凡是,所有。
雁柱
亦作“鴈柱”。1.樂器箏上整齊排列的弦柱。 唐 路德延 《小兒詩》:“簾拂魚鉤動,箏推雁柱偏?!?宋 張先 《生查子·彈箏》詞:“雁柱十三弦,一一春鶯語?!?清 趙翼 《邵松阿落齒更生走筆奉賀》詩:“琴軫方愁雁柱虧,墐泥已塞狗竇缺?!?/p>
(2).橋柱。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》:“又西去數(shù)百步,乃 仙橋 ,南北約數(shù)百步,橋面三虹,朱漆闌楯,下排鴈柱,中央隆起,謂之‘駱駝虹’,若飛虹之狀?!?清 黃遵憲 《不忍池晚游詩》:“紅板長橋雁柱橫,兩頭路接白沙平?!?/p>
調(diào)箏
彈箏。 元 張翥 《周昉按樂圖》詩:“后來知是調(diào)箏手,窈窕傍聽曾誤否?” 清 黃景仁 《綺懷》詩之六:“小極居然百媚生,懶拋金葉罷調(diào)箏?!?郁達夫 《日本竹枝詞》之二:“憐他如玉 麻姑爪 ,才罷調(diào)箏便數(shù)錢?!?/p>
織錦
織錦 (zhījǐn) 錦緞 tissue 一種織有圖畫、像刺繡一樣的絲織品,是杭州等地的特產(chǎn) picture-weaving in silk;brocade付與
拿出;交給:盡力完成時代~我們的使命。
陳允平名句,酹江月/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