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廟朝舊,跡遠(yuǎn)心自邇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》:
共惟漢從官,三仕屈吾指。
前輩有鄭公,后來王趙耳。
更生初去國,玉色欣共理。
我時見一葉,已識秋風(fēng)起。
明年孔戣去,零落真復(fù)爾。
王師凜孤鶴,獨叫青云里。
下有萬仗弦,開云看白雉。
前年鄭公來,初論差可喜。
謂當(dāng)上聊璧,共舉漢網(wǎng)紀(jì)。
三年越山中,不使度此水。
低頭用朱墨,得去真晚矣。
況當(dāng)少天官,風(fēng)木赴淮涘。
一時東都空,物理固如此。
此行關(guān)世運,特可慰閭里。
下有賢寓公,上有名剌史。
想見閩父老,歡喜屐折齒。
雖然廟朝舊,跡遠(yuǎn)心自邇。
公行見趙公,此語式舉似。
有事當(dāng)驛聞,毋忘漢天子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(rèn)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。——魯迅《故鄉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廟朝
(1).宗廟和朝廷?!犊鬃蛹艺Z·觀周》:“考明堂之則,察廟朝之度?!?王肅 注:“宗廟、朝廷之法度也。”
(2).專指朝廷。君主聽政的地方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臣今見王獨立於廟朝矣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坐於廟朝,進退百官,而佐天子出令?!?/p>
(3).專指朝廷。以君主為首的中央政府。 宋 陳亮 《謝楊解元啟》:“故廟朝徒嘆於乏才,而川澤豈聞於遺士!” 明 宋濂 《龍門子凝道記·采苓符》:“予聞馬之瘠肥責(zé)乎牧圉,民之休戚係乎廟朝。”
遠(yuǎn)心
深遠(yuǎn)的心機。 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》:“遠(yuǎn)心曠度,贍智宏材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じ地艂鳌贰?傅嘏 字 蘭石 ”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:“ 嘏 友人 荀粲 ,有清識遠(yuǎn)心,然猶怪之。” 唐 楊炯 《從弟去溢墓志銘》:“玉振金聲,筆有餘力,遠(yuǎn)心天授,高興生知?!?明 許三階 《節(jié)俠記·俠晤》:“看他遠(yuǎn)心曠度,翩翩豪舉, 劉生 一腔熱血,今番有用處了。”
離散之心。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,使民蒿焉忘其安樂,而有遠(yuǎn)心,其為惡也甚矣?!?韋昭 注:“遠(yuǎn)心,叛離。”
項安世名句,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