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圓《送惟鳳師歸四明》:
未識鳳師面,早熟鳳師名。
毓靈本岷峨,弱冠游神京。
出處忌非類,交結皆名卿。
高談駭眾聽,雅唱歸群英。
曩歲來淛陽,相逢水心亭。
論懷道且同,對坐眼彌青。
尋幽泛輕舟,待月步閑庭。
翌日倏分攜,南北各如萍。
我尋住孤山,師亦往東明。
人間一為別,天上七周星。
江湖既相望,煦沫安足憑。
今年春之暮,草堂花飄零。
睡起乍憑欄,竹外聞人聲。
忽報鳳師至,屣履出相迎。
借問胡為來,告我以其誠。
度支司外計,夕拜臨茲城。
二賢俱我舊,故得尋其盟。
夏來西湖西,為鄰樂幽貞。
朝登隱君堂,暮叩中庸扃。
引望云山遙,銷暑竹風清。
論詩貴無邪,體道極無形。
倏忽時節(jié)移,秋風拂簷楹。
趨裝俄告別,鄞江指歸程。
適來既無事,適去豈關情。
孤帆侵曉飛,歸櫓連宵鳴。
風波視世態(tài),水月悟浮榮。
仍知臯鶴性,不為塵綱縈。
注釋參考
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?!?北周 庾信 《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?!?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?!?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?!?/p>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勝,寡聞終自恧?!?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?!?/p>
群英
1.謂眾賢能之士。 2.今多指眾英雄模范人物。 3.百花。釋智圓名句,送惟鳳師歸四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