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賀鑄《留別王閑叟》:
婆娑晚境未知還,邂逅故人增厚顏。
次道志包宇宙外,子牟身寄江湖間。
一悉妙義想冰釋,九死余生非石頑。
敢負(fù)清涼阿師約,西庵先辦十年閑。
注釋參考
妙義
微妙的義理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請幸同泰寺開講》:“被微言於王舍,集妙義於寳坊?!?南朝 陳 徐陵 《丹陽上庸路碑》:“后王降德,於眾兆民,高文象緯,妙義幾神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(zèng)蒼雪》詩:“稽首香花巖,妙義足今古?!?/p>
冰釋
冰釋 (bīngshì) 像冰一樣融化,比喻懷疑、嫌隙等完全消除 disappearance of misunderstanding 疑團(tuán)冰釋九死
猶萬死?!段倪x·<楚辭·離騷>》: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?!?劉良 注:“九,數(shù)之極也,言……雖九死無一生,未足悔恨。”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雖九死而不眠兮,恐餘殃之有再?!薄端问贰ぺw鼎傳》:“白首何歸,悵餘生之無幾;丹心未泯,誓九死以不移。”
余生
余生 (yúshēng) 指人的晚年 one’s remaining years 幸存的生命 survival after a disaster 劫后余生賀鑄名句,留別王閑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