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丁正持《壽先生》:
今年生日勝常年,一佛中間萬佛緣。
善念才興方寸地,恩光便下九重天。
花香作供圍方丈,粟粒成功福大千,長壽如來更多寶,飽參住世小乘禪。
注釋參考
善念
修善之念;好的念頭?!吨邪⒑?jīng)·五支物主經(jīng)》:“云何善念耶?無欲念,無恚念,無害念,是謂善念。” 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 唐詡 問:立志是常存?zhèn)€善念,要為善去惡否?”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(nèi)府衙門職掌》:“公可特作一書諭□王,嘉其善念,曲為開導(dǎo)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七七回:“立意出家,修俢來世,也是他們的高意,太太倒不要阻了善念?!?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隨筆·躬行》:“才一善念動(dòng),則取白豆投其中;惡念動(dòng),則取黑豆投其中?!?/p>
方寸地
(1).一寸見方之地。極言地小?!缎绿茣T半千傳》:“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,不使臣披露肝膽乎?”
(2).指心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嘻!吾見子之心矣,方寸之地虛矣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六:“俗語云:‘但存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’指心而言也。三字雖不見於經(jīng)傳,卻亦甚雅。”《警世通言·萬秀娘仇報(bào)山亭兒》:“ 陶鐵僧 叉大拇指不離方寸地道:‘告員外,實(shí)不敢相瞞,是有四五十錢,安在一箇去處?!?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只隔這重門,恐無術(shù)周知民隱;但憑方寸地,愿爾曹共體吾心?!?/p>
恩光
猶恩澤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獄中上建平王書》:“大王惠以恩光,顧以顏色。” 唐 元稹 《為蕭相謝告身狀》:“如臣寵榮,豈足為諭,慙惶踴躍,進(jìn)退難安,拜受恩光,戰(zhàn)汗交集?!薄端疂G傳》第七一回:“一則祈保弟兄身心安樂;二則惟愿朝廷早降恩光。”
九重天
(1).古人認(rèn)為天有九層,因泛言天為“九重天”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(xùn)》:“天有九重。”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六引 宋善威 詩:“月落三株樹,日映九重天?!薄斗馍裱萘x》第二回:“愁云直上九重天,一派敗兵隨地?fù)??!?李瑛 《我們的飛機(jī)》詩:“等信號(hào),一步跨上九重天,回頭看,全國人民望著你!”
(2).指帝王或朝廷。 唐 韓愈 《左遷至藍(lán)關(guān)示侄孫湘》詩:“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貶 潮陽 路八千?!?宋 晏殊 《浣溪沙》詞:“可惜異香珠箔外,不辭清唱玉尊前。使星歸覲九重天。” 元 吳昌齡 《張?zhí)鞄煛返谝徽郏骸胺€(wěn)請(qǐng)受著九重天雨露恩和寵?!?清 李漁 《風(fēng)箏誤·請(qǐng)兵》:“羽書飛上九重天,佇望旌旗自日邊。”
丁正持名句,壽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