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去莫慘惻,渠無去來今
出自宋代史堯弼《同馮蓬州當可游中巖分韻得林字》:
羲和轉日轂,北陸鞭窮陰。
天地不自持,年老去如骎。
卉木浩萎垂,江山動蕭森。
變化故不干,樂哉此幽尋。
蓬州老摩詰,玉齒鏘璆琳。
相攜亦忘言,一笑孤云岑。
至人鷲峰來,分坐茲巖深。
攝衣請從之,宛如在中林。
聊欲薦清供,無物致所歆。
端有白月輪,炯然碧潭心。
賞會詎偶然,夙昔諒合簪。
別去莫慘惻,渠無去來今。
當有羲黃人,嘗識太古音。
注釋參考
慘惻
憂戚;悲痛。 晉 陸機 《<愍思賦>序》:“銜恤哀傷……故作此賦,以紓慘惻之感?!?唐 裴铏 《傳奇·顏濬》:“詢之土人,乃 陳 朝宮人墓。 濬 慘惻而返?!?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權門狼狽》:“山青水白,眼前皆慘惻。萬里風塵,萬里風塵,別離頃刻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珊瑚》:“生慘惻不能盡詞而退?!?/p>
去來今
佛教語。指過去、未來、現(xiàn)在。 唐 窺基 《大乘法苑義林章記》一:“去來今三,是時一切。” 宋 蘇軾 《過永樂文長老已卒》詩:“三過門間老病死,一彈指頃去來今?!?/p>
史堯弼名句,同馮蓬州當可游中巖分韻得林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