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吳季野》:
贈言必有規(guī),無規(guī)固無言。
強言茍無補,何異秋蟲喧。
君行蜀道難,不厭治輕軒。
母歿未歸土,女長未出門。
誰能力為此,勞苦游墻藩。
注釋參考
蜀道難
(1).樂府《瑟調(diào)曲》名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、 劉孝威 等均有此作, 唐 李白 所作尤有名?!稑犯娂は嗪透柁o十五·瑟調(diào)曲五》引 唐 吳兢 《樂府解題》:“《蜀道難》備言 銅梁 、 玉壘 之阻,與《蜀國絃》頗同?!薄稑犯娂は嗪透柁o十五·瑟調(diào)曲五》引《尚書談錄》:“ 李白 作《蜀道難》以罪 嚴(yán)武 ,后 陸暢 謁 韋南康 皋 於 蜀郡 ,感 韋 之遇,遂反其詞作《蜀道易》云:‘蜀道易,易於履平地?!?/p>
(2).謂入 蜀 道路的艱難。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驚變》:“在深宮兀自嬌慵慣,怎樣支吾 蜀 道難!我那妃子呵,愁殺你玉軟花柔要將途路趲。” 清 張問陶 《高碑店垂絲古柳》詩:“平原繫馬五更寒,萬里重來 蜀 道難?!?/p>
不厭
(1).不嫌;不加以排斥?!墩撜Z·鄉(xiāng)黨》:“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(xì)?!薄俄n非子·難一》:“戰(zhàn)陣之間,不厭詐偽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,雖巧而不厭其巧?!?/p>
(2).不合。《文選·班彪<王命論>》:“取舍不厭斯位,符瑞不同斯度,而茍昧權(quán)利,越次妄據(jù),外不量力,內(nèi)不知命,則必喪保家之主?!?李善 注引 韋昭 曰:“厭,合也?!?/p>
(3).不滿足;不飽。厭,通“ 饜 ”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眾皆競進(jìn)以貪婪兮,憑不厭乎求索?!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叭?回 也屢空,糟穅不厭,而卒蚤夭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中》:“富者犬馬餘菽粟,驕而為邪;貧者不厭糟糠,窮而為姦?!?明 方孝孺 《贈金溪吳仲實序》:“必學(xué)於詩、書、禮、樂、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?!?/p>
(4).不服。《漢書·景帝紀(jì)》:“諸疑獄,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,輒讞之?!?顏師古 注:“厭,服也。”
不魘,不做惡夢。厭,通“ 魘 ”。
輕軒
(1).古代田獵之車。因其輕便,故稱。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乃御小戎,撫輕軒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飛輕軒而酌緑酃,方雙轡而賦珍羞?!?/p>
(2).指婦女乘坐的小車。 晉 潘岳 《閑居賦》:“太夫人乃御版輿,升輕軒,遠(yuǎn)覽王畿,近周家園?!?宋 文天祥 《山中堂屋上梁文》:“先生酒壺釣具無日不來,夫人步輿輕軒有時而至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嫁女詞》之一:“輕軒宵在門,重整嫁時裝。”
梅堯臣名句,送吳季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