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《同呂倅小飲》:
一日不作詩,已覺神不王。
一日不飲酒,更苦舌本強。
梁王自墮馬,賈傅恨無狀。
寥寥千載后,有懷意誰諒。
夫君出世家,偉一魁三相。
人物方輩出,事業(yè)雅相尚。
笑我守丘壑,蹤跡更漫浪。
尚余杯中物,足以助豪放。
相逢傾五斗,老子未多讓。
注釋參考
相逢
相逢 (xiāngféng) 彼此遇見;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五斗
(1).見“ 五斗米 ”。
(2).即五星?!饵S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若得》:“三真扶胥共房津,五斗煥明是七元?!?梁丘子 注:“五斗,五星;七元,北斗也?!眳⒁姟?五星 ”。
老子
老子 (Lǎozǐ)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、道家學派創(chuàng)始人。一說老子即老聃,姓李名耳,字聃,楚國苦縣(今河南鹿邑東)人。曾為周“守藏室之史”(管藏書的史官),后隱退著《老子》一書。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“道”,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,是產(chǎn)生整個物質(zhì)世界的總根源。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,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,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,它們互相依存,互相轉(zhuǎn)化。政治上他主張“無為”,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,回到“小國寡民”的幻境之中。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(lǎozi)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。即老夫 I;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李處權名句,同呂倅小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