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憲府中高唱入,春卿署里和歌來。
出自唐朝孫逖《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》
忽睹云間數(shù)雁回,更逢山上正花開。河邊淑氣迎芳草,
林下輕風(fēng)待落梅。秋憲府中高唱入,春卿署里和歌來。
共言東閣招賢地,自有西征謝傅才。
注釋參考
憲府
御史臺。 唐 杜甫 《哭長孫侍御》詩:“禮闈曾擢桂,憲府屢乘驄?!?仇兆鰲 注:“御史所居之署, 漢 謂之御史府,亦謂憲臺?!薄杜f唐書·楊收傳》:“俄而 假 自 浙西 觀察判官入為監(jiān)察御史, 收 亦自 四川 入為監(jiān)察。兄弟并居憲府,特為新例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洪君疇》:“臣職在憲府,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(fēng)旨,亦不敢奉承陛下風(fēng)旨?!?清 黃景仁 《百字令·宿王介子先生齋頭話舊》詞:“ 荊州 初識,記霜清憲府,天寒 夢澤 ?!?/p>
高唱
高唱 (gāochàng) 高聲歌唱 sing loundly 他們高唱著國際歌 大聲叫喊 talk glibly about;call loudly for 他們一面高唱“和平”,一面瘋狂備戰(zhàn)春卿
(1). 周 春官為六卿之一,掌邦禮。后因稱禮部長官為春卿。 唐 耿湋 《奉送蔣尚書兼御史大夫東都留守》詩:“副相威名重,春卿禮樂崇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送元秀才下第東歸序》:“獻藝春卿,當(dāng)三黜之辱,可謂屈抑矣?!?宋 王禹偁 《送進士郝太沖序》:“洎予受知春卿,薦以甲科,喧喧我名,雷奮人耳?!?/p>
(2).指 南朝 梁 太常、宗正、司農(nóng)三卿?!端鍟ぐ俟僦旧稀罚骸爸T卿, 梁 初猶依 宋 齊 ,皆無卿名。 天監(jiān) 七年,以太常為太常卿,加置宗正卿,以大司農(nóng)為司農(nóng)卿,三卿是為春卿?!?/p>
和歌
亦作“ 和哥 ”。 日本 的一種詩歌體。原有長歌和短歌之分,短歌附在長歌后面。后短歌單獨發(fā)展,并取代長歌。長歌句數(shù)不限,五音句和七音句交替使用,再以七音句結(jié)尾。短歌每首五句,共三十一音,音節(jié)排列為五七五七七?,F(xiàn) 日本 詩人所寫和歌多為短歌。 郭沫若 《太戈爾來華的我見》:“在 日本 那種盆栽式的自然中,發(fā)生了 日本 的俳句與和歌?!?/p>
亦作“ 和哥 ”。1.應(yīng)和他人之歌聲而歌唱?!段簳の某晌拿骰屎篑T氏傳》:“ 高祖 帥羣臣上壽,太后忻然作歌,帝亦和歌?!?清 顧炎武 《贈錢行人邦寅》詩:“ 南徐 游歷地,儻有和歌辰。”
(2).指多人應(yīng)和而重復(fù)吟唱的一節(jié)歌曲。 許地山 《暾將出兮東方》:“‘君不見--暾將出兮東方……’往后又跟著一節(jié)和歌:‘暾將出兮東方?!?/p>
(3).指酬和的詩歌。 明 王世貞 《黃中貴園亭小燕》詩:“莫輕錢積破,帶馬贈和哥?!?/p>
孫逖名句,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