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復(fù)古《無策》:
老覺登樓懶,心知涉世疏。
夢蕉還得鹿,緣木可求魚。
晚歲未聞道,平生欠讀書。
行藏兩無策,究竟果何如。
注釋參考
登樓
(1).上樓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南樓中望所遲客》詩:“登樓為誰思,臨江遲來客?!?宋 戴復(fù)古 《無策》詩:“老覺登樓懶,心知涉世疎?!薄痘ㄔ潞邸返谑兀骸?荷生 道:‘正是,我們何不登樓一望?!?/p>
(2).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,思?xì)w,作《登樓賦》之事。 唐 杜甫 《春日江村》詩之五:“羣盜哀 王粲 ,中年召 賈生 。登樓初有作,前席竟為榮。” 宋 陸游 《秋望》詩:“一樽莫恨盤飧薄,終勝登樓憶故鄉(xiāng)?!?金 元好問 《鄧州城樓》詩:“自古江山感游子,今人誰解賦登樓?!?元 戴良 《懷宋庸庵》詩:“ 祖逖 念時(shí)空擊檝, 仲宣 多難但登樓?!眳⒁姟?登樓賦 ”。
(3).特指登上御樓,赦免囚徒。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。 宋 李心傳 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·建炎二年三月》:“陛下還京,登樓肆赦,則天下之人,盡皆遷善遠(yuǎn)罪?!薄端问贰ざY志二十》:“﹝御樓肆赦﹞其日,刑部録諸囚以俟。駕還至 宣德門 內(nèi)幄次,改常服,羣臣就位,帝登樓御坐,樞密使、宣徽使侍立,仗衛(wèi)如儀。”《宋史·樂志一》:“今郊祀禮畢,登樓肆赦,然后還宮。”《宋史·樂志二》:“皇帝歸大次奏《定安》,登樓禮成奏《圣安》,駕回奏《采茨》?!?/p>
心知
心智。知,同“ 智 ”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夫民有血?dú)庑闹?,而無哀樂喜怒之常?!?陸德明 釋文:“知,音智?!薄杜f唐書·柳公綽傳》:“寒暑滿天地之間,浹肌膚於外;好愛溢耳目之前,誘心知於內(nèi)?!?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性》:“人之血?dú)庑闹?,原於天地之化者也?!?/p>
猶知心。指好友或情人。 唐 嚴(yán)維 《丹陽送韋參軍》詩:“ 丹陽 郭里送行舟,一別心知兩地秋?!?唐 李咸用 《送進(jìn)士劉松》詩:“滔滔皆 魯 客,難得是心知。” 明 馮夢龍 《山歌·素帕》:“不寫情詞不寫詩,一方素帕寄心知?!?/p>
涉世
涉世 (shèshì) 接觸社會,經(jīng)歷世事 see the world 宗人夷吾有美名,博學(xué)不及衍,涉世聲譽(yù)過之?!稌x書·孔衍傳》戴復(fù)古名句,無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