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戲作家釀二首》:
我飲半合耳,晨興不可無。
千錢買一斗,眾口分須臾。
月俸本有助,法許吏未俞。
愍愍坐相視,饞涎落盤盂。
潁潩舊乏水,粳糯貴如珠。
今年利陂堨,碓聲喧里閭。
典衣易鍾釜,入甕生醍醐。
歡欣走童孺,左右陳肴蔬。
細酌奉翁媼,余潤沾庖廚。
詰朝日南至,相戒留全壼。
一家有喜色,經(jīng)冬可無沽。
莫怪杜拾遺,斗水寬憂虞。
注釋參考
典衣
(1).典押衣服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詩之二:“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日江頭盡醉歸?!?/p>
(2).指飲酒。 清 曹寅 《讀朱赤霞寄后陶詩漫和》:“衙罷典衣違例禁,病餘丸藥避章糾?!?/p>
入甕
喻受酷刑。 元 紀君祥 《趙氏孤兒》第二折:“則説老匹夫請先入甕,也須知榜揭處天都動,偏你這罷職歸田一老農,公然敢剔蝎撩蜂?!眳⒁姟?請君入甕 ”。
醍醐
醍醐 (tíhú) 酥酪上凝聚的油 the finest cream 作酪時,上一重凝者為酥,酥上如油者為醍醐?!侗静菥V目·獸一》引寇宗奭 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義。如天臺宗喻《法華》為醍醐,真言宗喻陀羅尼藏為醍醐 nirvana;Buddhist truth蘇轍名句,戲作家釀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