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魚猶假息,穴蟻欲何逃
出自唐代杜甫《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》:
胡虜潛京縣,官軍擁賊壕。
鼎魚猶假息,穴蟻欲何逃。
帳殿羅玄冕,轅門照白袍。
秦山當(dāng)警蹕,漢苑入旌旄。
路失羊腸險,云橫雉尾高。
五原空壁壘,八水散風(fēng)濤。
今日看天意,游魂貸爾曹。
乞降那更得,尚詐莫徒勞。
元帥歸龍種,司空握豹韜。
前軍蘇武節(jié),左將呂虔刀。
兵氣回飛鳥,威聲沒巨鰲。
戈鋋開雪色,弓矢尚秋毫。
天步艱方盡,時和運更遭。
誰云遺毒螫,已是沃腥臊。
睿想丹墀近,神行羽衛(wèi)牢。
花門騰絕漠,拓羯渡臨洮。
此輩感恩至,羸俘何足操。
鋒先衣染血,騎突劍吹毛。
喜覺都城動,悲憐子女號。
家家賣釵釧,只待獻(xiàn)春醪。
注釋參考
鼎魚
鼎中之魚。比喻瀕于滅亡的人或事物。 唐 杜甫 《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》:“鼎魚猶假息,穴蟻欲何逃?!眳⒁姟?鼎魚幕燕 ”。
假息
(1).茍延殘喘。《后漢書·方術(shù)傳·謝夷吾》:“竊以占候,知長當(dāng)死。近三十日,遠(yuǎn)不過六十日,游魂假息,非刑所加,故不收之?!?唐 牛肅 《紀(jì)聞·吳保安》:“吾為囚俘,假息偷生?!薄睹魇贰っ饔裾鋫鳌罚骸叭舯赜葟娨挥?,假息頃刻,魚游沸鼎,燕巢危幕,禍害將至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》:“而叛軍憑城假息,亦不難膏我斧鑕也?!?/p>
(2).暫時休息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秦始皇》:“嘗息大樹之下,假息而寐?!薄端螘げ汤獋鳌罚骸鞍傩锗瑹o復(fù)假息之望?!?明 張居正 《暮宿田家》詩:“行子昧所知,假息墟里旁?!?/p>
穴蟻
(1).洞中的螞蟻。 唐 高適 《東平路中遇大水》詩:“仍憐穴蟻漂,益羨云禽游。” 唐 陸龜蒙 《秋日遣懷寄道侶》詩:“蠹根延穴蟻,疏葉漏庭蟾。”
(2).比喻困守巢穴的亂賊。 唐 杜甫 《喜聞官軍已臨賊境》詩:“ 胡 騎潛京縣,官軍擁賊壕。鼎魚猶假息,穴蟻欲何逃?!?/p>
杜甫名句,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