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獨(dú)孤綬《投珠于泉》:
至道歸淳樸,明珠被棄捐。
天真來照乘,成性卻沈泉。
不是靈蛇吐,非緣合浦還。
岸傍隨月落,波底共星懸。
致遠(yuǎn)終無脛,懷貪遂息肩。
欲知恭儉德,所寶在惟賢。
注釋參考
真來
實(shí)在;確實(shí)。《白雪遺音·馬頭調(diào)·避繁華》:“真來是無拘無束無牽掛,山水作生涯?!?/p>
照乘
見“ 照乘珠 ”。
成性
[by nature;become sb.'s second nature] 形成某種習(xí)性、癖好
侵略成性
詳細(xì)解釋(1).天性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成性存存,道義之門?!?朱熹 本義:“成性,本成之性也。”
(2).成其天性。《漢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笆枪释跽呱现?jǐn)於承天意,以順命也;下務(wù)明教化民,以成性也?!?/p>
(3).形成一定的性格、習(xí)慣?!端螘っ鞯奂o(jì)》:“ 子業(yè) 兇嚚自天,忍悖成性?!薄豆沤裥≌f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:“雖承司戶不棄,但下官夫婦,鐘愛此女,嬌養(yǎng)成性,所以不舍得出嫁?!?柳青 《狠透鐵》:“忠厚成性的老漢又覺得這樣不好,何必和他們斗氣呢?”
沈泉
亦作“沉泉”。1.指深淵。比喻險(xiǎn)境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吁嗟篇》:“自謂終天路,忽然下沉泉。” 丁晏 銓評:“《志注》作‘淵’, 唐 人避諱改淵為‘泉’,當(dāng)作‘淵’為是。”
(2).猶言沒入深淵之中。 唐 李白 《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》詩:“抱石飛獻(xiàn)玉,沉泉笑探珠?!?唐 黃滔 《水殿賦》:“穿河彰沒地之象,泛水示沉泉之丑?!?/p>
獨(dú)孤綬名句,投珠于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