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童扶醉舞,山鳥助酣歌
出自唐代孟浩然《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/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(yè)》:
水亭涼氣多,閑棹晚來過。
澗影見松竹,潭香聞芰荷。
野童扶醉舞,山鳥助酣歌。
幽賞未云遍,煙光奈夕何。
注釋參考
野童
村野的兒童。 唐 杜甫 《送楊六判官使西蕃》詩:“儒衣山鳥怪, 漢 節(jié)野童看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夏日浮舟過滕逸人別業(yè)》詩:“野童扶醉舞,山鳥笑酣歌?!?/p>
醉舞
猶狂舞。 唐 李白 《邠歌行上新平長兄粲》:“ 趙 女長歌入彩云, 燕 姬醉舞嬌紅燭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滿江紅·題冷泉亭》詞:“醉舞且搖鸞鳳影,浩歌莫遣魚龍泣。” 清 丘逢甲 《重有憶迭前韻》:“東風(fēng)吹樓作醉舞,一枝夜泣梨花雨?!?/p>
酣歌
酣歌 (hāngē) 盡興歌唱 sing rapturously 日與其徒置酒酣歌達(dá)曙?!濉?方苞《獄中雜記》孟浩然名句,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/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(yè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