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十五夜玩月有懷》:
四海中秋月,三衢上水船。
棲遲猶故我,飄泊記今年。
烏有空成句,無何不具錢。
還家知不遠(yuǎn),飛去苦無緣。
注釋參考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 豪放、豁達(dá)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秋月
(1).秋夜的月亮。 晉 陶潛 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》詩:“叩栧新秋月,臨流別友生。” 唐 杜甫 《十七夜對月》詩:“秋月仍圓夜,江村獨(dú)老身?!?清 陸圻 《與歌者陳郎》詩:“玉管謾吹秋月白,紅牙曾對綺筵新?!?殷夫 《放腳時代的足印》詩:“秋月的深夜,沒有蟲聲攪破寂寞,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?!?/p>
(2).秋季?!段簳らL孫嵩傳》:“比及秋月,徐乃乘之,則 裕 首可不戰(zhàn)而懸。”《南齊書·州郡志上》:“土甚平曠,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,與 京口 對岸, 江 之壯闊處也?!?/p>
三衢
指今 浙江 衢縣 。因縣境有 三衢山 ,故稱。 唐 羅隱 《寄三衢孫員外》詩:“ 小敷 文伯見何時,南望 三衢 渴復(fù)饑?!?宋 楊萬里 《過安仁市得風(fēng)掛帆》詩:“何人道是 三衢 遠(yuǎn),掛起東風(fēng)十幅蒲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四:“昔 宋 時 三衢 守 宋 產(chǎn)瞻 以書答狀元 留夢炎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高涼司馬行》:“ 三衢 橘柚 廣州 柑,夢繞江南與海南?!?/p>
泛指通衢。三,言其多。《管子·輕重甲》:“昔者 桀 之時,女樂三萬人,晨噪於端門,樂聞於三衢,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?!?/p>
上水船
(1).逆流而上的船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矛盾》:“ 令狐 趙公 鎮(zhèn) 維揚(yáng) ,處士 張祜 嘗與狎讌。 公 因視 祜 改令曰:‘上水船,風(fēng)又急,帆下人,須好立?!?清 曹寅 《送朱林修北試》詩:“緩酌 揚(yáng)州 酒,高牽上水船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五十回:“轉(zhuǎn)瞬又是元宵佳節(jié),我便料理到 漢口 去,打聽得這天是 怡和 的上水船?!?/p>
(2).比喻文思遲鈍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敏捷》:“ 梁太祖 受禪, 姚洎 為學(xué)士。嘗從容,上問及 廷裕 行止, 洎 對曰:‘頃歲左遷,今聞旅寄 衡水 ?!显唬骸H知其人構(gòu)思甚捷?!瘜υ唬骸蛟诤擦郑枮橄滤??!?太祖 應(yīng)聲謂 洎 曰:‘卿便是上水船也?!?洎 微笑,深有慚色。” 清 趙翼 《哭汪文端師》詩:“事集中書省,才慚上水船?!?/p>
趙蕃名句,十五夜玩月有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