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馮時行《送開守解印》:
窮冬自蕭疏,小壘玄云開。
使君擲虎符,行矣何遽哉。
父老相與言,未言心已哀。
自云好使君,撫我如嬰孩。
天不為我旱,人不為我災(zāi)。
使君今已行,力挽不可回。
舉手向父老,聽我勿我猜。
赤驥萬里足,瑤池倏往來。
伏櫪方丈間,何其等駑駘。
丹鳳隘寥廓,五湖看如杯。
修羽落樊籠,安得一毰毸。
驥非伏櫪姿,鳳當(dāng)翔九垓。
使君稟天秀,磊磊真長才。
峽裹三家村,胡為久徘徊。
況與艱運(yùn)偶,中州漲胡埃。
天子急親賢,搜訪群草萊。
一麾諒其微,千里良需材。
棄去自騰踏,為國除禍胎。
父老休嗟惜,功勛在云臺。
注釋參考
樊籠
樊籠 (fánlóng) 鳥籠 bird cage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deadening confinement in art,literature;place of confinement as a bird cage 久在樊籠里,復(fù)得返自然?!獣x·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得一
(1).得道?!独献印罚骸拔糁靡徽撸禾斓靡灰郧澹坏氐靡灰詫?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;萬物得一以生;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?!?王弼 注:“一,數(shù)之始而物之極也,各是一物之生,所以為主也。物皆各得此一以成。”《呂氏春秋·論人》:“無以害其天則知精,知精則知神,知神之謂得一。凡彼萬形,得一后成。” 高誘 注:“一,道也。天道生萬物,萬物得一乃(后)成也。”《楚辭·遠(yuǎn)游》:“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,羨 韓眾 之得一?!?王逸 注:“喻古先圣獲道純也?!?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承前王之清誨,曰天道之無親;澄得一以作鑒,恒輔善而佑仁?!?北周 庾信 《周祀圜丘歌·皇夏》:“得一惟清,於萬斯寧。”
(2).天的代稱。 唐 無名氏 《鴻慶寺碑》:“上奉得一,下及七世父母,法界眾生?!?/p>
毰毸
毰毸 (péisāi) 形容羽毛披散 (of feather) hanging down loosely馮時行名句,送開守解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