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疑三界出,空是六塵銷
出自唐代蘇颋《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》:
重巖載看美,分塔起層標。
蜀守經(jīng)涂處,巴人作禮朝。
地疑三界出,空是六塵銷。
臥石鋪蒼蘚,行塍覆綠條。
歲年書有記,非為學題橋。
注釋參考
三界
(1).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、se{1-1}界和無se{1-1}界。見《俱舍論·世分別品》。 晉 慧遠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·求宗不順化》:“三界流動,以罪苦為場?;M則因緣永息,流動則受苦無窮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一三:“可畏三界輪,念念未曾息?!?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歸依三寶贊》詞:“三界里,有取總災危?!?清 龔自珍 《最錄<列子>》:“ 莊子 見道十三四, 列子 見道十七八,丁da{1*1}法之未東,皆未脫離三界?!钡澜萄赜闷湔f而稍異。 唐 呂巖 《敲爻歌》:“似此逍遙多快樂,遨游三界最清奇?!?/p>
(2).猶三屆,三期?!对贰みx舉志二》:“都監(jiān)歷三界,陞務使,一周歲為滿,月日不及者通理。務使歷三界,陞提領?!?/p>
六塵
佛教語。即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與“六根”相接,便能染污凈心,導致煩惱?!秷A覺經(jīng)》卷上:“妄認四大為自身相,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” 宗密 疏:“六塵是境,識體是心?!?南朝 宋 鮑照 《佛影頌》:“六塵煩苦,五道綿劇。” 宋 司馬光 《送李益之侍郎致政歸廬山》詩之二:“六塵皆外物,萬法盡迷途。” 明 劉基 《松風閣記》之二:“我佛以清浄六塵為明心之本,凡耳目之入,皆虛妄耳?!?瞿秋白 《豬八戒》:“一切愛戀六塵,以至于‘zhen{1-1}善{1~1}美是沒有的,是幻執(zhí)的……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團都滅絕了,成個正覺’,得證涅槃?!?/p>
蘇颋名句,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