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生澗底松,雷走巖下電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六月四日飯石六風(fēng)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戲以詩(shī)趣》:
疾風(fēng)卷落葉,六月秋欲變。
云生澗底松,雷走巖下電。
雨花如芬絲,熟視乃不見(jiàn)。
借令軍軸飛,未救龜兆偏。
常旸起民瘼,吻噪不得咽。
寄言行空龍,若藥須瞑眩。
注釋參考
澗底松
澗谷底部的松樹(shù)。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。 晉 左思 《詠史》詩(shī)之二:“鬱鬱澗底松,離離山上苗,以彼徑寸莖,蔭此百尺條。世胄躡高位,英俊沉下僚。地勢(shì)使之然,由來(lái)非一朝?!?宋 蘇轍 《徐孺亭》詩(shī):“ 徐君 鬱鬱澗底松, 陳君 落落堂上棟。”亦省作“ 澗松 ”。 唐 陳陶 《寄兵部任畹郎中》詩(shī):“ 崑 玉已成廊廟器,澗松猶是薜蘿身?!?宋 陸游 《澗松》詩(shī):“澗松鬱鬱何勞嘆,卻是人間奈廢興?!?/p>
巖下電
比喻人目光炯炯有神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容止》:“ 裴令公 目 王安豐 ‘眼爛爛如巖下電?!?劉孝標(biāo) 注:“ 王戎 形狀短小,而目甚清炤,視日不眩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﹝ 羿 ﹞身子是巖石一般挺立著,眼光直射,閃閃如巖下電?!?/p>
李彌遜名句,六月四日飯石六風(fēng)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戲以詩(shī)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神秘城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