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乃賦歸與
出自宋代五邁《送要公似有這宰古田》:
余與花林公似,花生長南山花南。
吾我花翁乃翁,宿望俱不風(fēng)。
或晚登黃甲,祿不沾斗甔。
或困頓場屋,補(bǔ)勞僅青衫。
執(zhí)手授遺編,尚以遷繼談。
家法無謅語,妙理靜中參。
丁丑俱一第,苦盡稍回甘。
蹭蹬二十年,令纏換頭銜。
向來同登者,青云偏騰驂。
吾輩慣水檗,世好殊酸咸。
君去宰壯縣,栽花興方酣。
我乃賦歸與。
悔狂口宜緘。
棘蠅來營員。
關(guān)虎臥眈眈。
頹婆從汩沒,砥柱高巉巖。
注釋參考
賦歸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在 陳 曰:‘歸與,歸與!’”后因以“賦歸”表示告歸,辭官歸里。 宋 朱熹 《宿密庵分韻賦詩得衣字》:“明朝驛騎黃塵里,莫待迷涂始賦歸?!?明 宋濂 《送許時用還越中序》:“ 濂 竊自念時用英俊士,此行何所不至,鸞臺鳳閣將以次而升,何日能賦歸?”亦作“ 賦歸歟 ”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五:“而翁南下賦歸歟,值我新婚北上初?!?/p>
五邁名句,送要公似有這宰古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