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難久待乏,薄祿藉沾潤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得曾蛩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》:
客從淮上來,往問故人信。
袖銜藤紙書,題字遠已認。
既喜開其封,固覺減吾吝。
新詩不作寄,乃見子所慎。
向來能如今,豈有得觀釁。
南方歲苦熱,生蝗復饑饉。
憂心日自勞,霜發(fā)應滿須。
知予欲東歸,曉夕目不瞬。
貧難久待乏,薄祿藉沾潤。
雖為委吏冗,亦自甘以進。
相望未得親,終朝如抱疹。
注釋參考
貧難
(1).貧窮艱難。 元 關漢卿 《竇娥冤》楔子:“那 竇秀才 只説貧難,沒得還我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六:“只是家下委實貧難,那里下得起聘定?” 清 姚廷遴 《歷年記》下:“今奉撫院告示:容肩挑步擔貧難小民負鹽易米,方便百萬戶口?!?/p>
(2).指貧窮艱難的民戶。 元 王惲 《論益都括出新戶事狀》:“果堪戶計,猶宜存恤;其不成戶者,并聽作貧難收係,似為安便?!?元 王禎 《農書》卷十一:“其種不必牛犂,但鍬钁墾斸,又便貧難?!?/p>
薄祿
(1).菲薄的俸祿。 唐 杜甫 《客堂》詩:“上公有記者,累奏資薄祿?!?宋 曾鞏 《游鹿門不果》詩:“念昔在郡日,苦為塵網嬰。低心就薄祿,實負山水情?!?宋 秦觀 《次韻范純夫戲答李方叔饋筍兼簡鄧慎思》:“薄祿養(yǎng)親甘旨少,滿包時賴故人供?!?/p>
(2).福薄,福分少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:“府吏得聞之,堂上啟阿母:‘兒已薄祿相,幸復得此婦……女行無偏斜,何意致不厚?’”
沾潤
(1).浸濕;滋潤。《后漢書·獨行傳·諒輔》:“未及日中時,而天云晦合,須臾澍雨,一郡沾潤?!?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中:“一日,馳馬從禽,忽值暴雨,而浮光裘略無沾潤,上方嘆為異物也?!?葉圣陶 《涿鹿的劈山大渠》詩:“如許英雄干勁足,渠成當在預期先。久渴之坡得沾潤,從今歲歲是豐年?!?/p>
(2).比喻受益?!独蠚堄斡洝返谖寤兀骸叭缒芫鹊盟麄內诵悦粍t是件好事,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。” 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銀行上》:“存銀之人或今日存入,明日支出,彼亦不得不為代勞,是不啻眾人之總帳房,茍不予以沾潤,誰樂為之?” 葉圣陶 《城中·在民間》:“認識文化,享用文化,在一般人至多只有一點一滴的沾潤罷了。”
梅堯臣名句,得曾蛩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