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《長干行二首》:
妾發(fā)初覆額,折花門前劇。
。
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。
。
同居長干里,兩小無嫌猜。
。
十四為君婦,羞顏未嘗開。
。
低頭向暗壁,千喚不一回。
。
十五始展眉,愿同塵與灰。
。
常存抱柱信,豈上望夫臺。
。
十六君遠(yuǎn)行,瞿塘滟滪堆。
。
五月不可觸,猿聲天上哀。
。
門前遲行跡,一一生綠苔。
。
苔深不能掃,落葉秋風(fēng)早。
。
八月蝴蝶黃,雙飛西園草。
。
感此傷妾心,坐愁紅顏老。
。
早晚下三巴,預(yù)將書報家。
。
相迎不道遠(yuǎn),直至長風(fēng)沙。
憶妾深閨里,煙塵不曾識。
。
嫁與長干人,沙頭候風(fēng)色。
。
五月南風(fēng)興,思君下巴陵。
。
八月西風(fēng)起,想君發(fā)揚(yáng)子。
。
去來悲如何,見少別離多。
。
湘潭幾日到,妾夢越風(fēng)波。
。
昨夜狂風(fēng)度,吹折江頭樹。
。
淼淼暗無邊,行人在何處。
。
北客真王公,朱衣滿江中。
。
日暮來投宿,數(shù)朝不肯東。
。
好乘浮云驄,佳期蘭渚東。
。
鴛鴦綠浦上,翡翠錦屏中。
。
自憐十五馀,顏色桃李紅。
。
那作商人婦,愁水復(fù)愁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五始
(1).《春秋》紀(jì)事,始以元年、春、王、正月、公即位等五事,謂之“五始”?!稘h書·王褒傳》:“共惟《春秋》法五始之要,在乎審己正統(tǒng)而已?!?顏師古 注:“元者,氣之始;春者,四時之始;王者,受命之始;正月者,正教之始;公即位者,一國之始,是為五始?!?隋 牛弘 《請開獻(xiàn)書之路表》:“ 孔子 以大圣之才……正五始而修《春秋》,闡十翼而宏《易》道?!薄杜f唐書·肅宗紀(jì)》:“《春秋》五始,義在體元,惟以紀(jì)年,更無潤色?!?/p>
(2).指物質(zhì)構(gòu)成的五種變化過程。 遼 希麟 《續(xù)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五引《三五歷記》:“氣象未分,謂之太易;元氣始萌,謂之太初也。氣象之端,謂之太始;形變有質(zhì),謂之太素也。質(zhì)形已具,謂之太極也。斯為五始也?!?/p>
展眉
展眉 (zhǎnméi) 眉開眼笑。比喻心情愉快 beam with joy同塵
(1).謂如灰塵之混雜異物。比喻混一、統(tǒng)一。語本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塵,湛兮似或存?!?魏源 本義:“以塵之至雜而無所不同,則於萬物無所異矣?!?三國 魏 曹植 《帝堯贊》:“克平 共工 ,萬國同塵?!?/p>
(2).比喻與萬物一體。 唐 錢起 《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》詩:“從宦辭人事,同塵即道心?!?/p>
(3).比喻混同于塵俗,不立異趣。 唐 楊炯 《益州新都縣學(xué)碑》:“道尊德貴,挫鋭同塵?!?/p>
(4).同路;同行。 晉 楊方 《合歡》詩之二:“來與子共跡,去與子同塵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雖今之作者,人自為量,而首路同塵,輟涂殊軌者多矣?!?/p>
(5).指混同;混雜其中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故廣車不能脅其轍以茍通於狹路;高士不能撙其節(jié)以同塵於隘俗?!?宋 司馬光 《孟嘗君歌》:“門下紛紛如市人,鷄鳴狗盜亦同塵?!?/p>
李白名句,長干行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