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去邈不反,洞壑空藏龍。
出自宋朝王安石《次韻游山門寺望文脊山》
宣城百山間,文脊尤奇峰。
拔出飛鳥上,圖畫難為容。
聞昔有幽人,捫蘿追赤松。
遺形此古室,孤坐鹿裘重。
人去邈不反,洞壑空藏龍。
側(cè)行蒼崖煙,俯仰求靈蹤。
游者如可得,甘棄萬戶封。
安能久塵土,傾倒相迎逢。
注釋參考
洞壑
(1).深谷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超洞壑,越峻崖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其居也:左激水,右高岑,背洞壑,對(duì)芳林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》詩(shī):“上捫星辰若有路,下臨洞壑疑無蹊。”
(2).洞穴。舊指仙人所居之處。 唐 沉佺期 《岳館》詩(shī):“洞壑仙人館,孤峯玉女臺(tái)?!?唐 宋之問 《嵩山石淙侍宴應(yīng)制》詩(shī):“離宮秘苑勝 瀛洲 ,別有仙人洞壑幽?!?/p>
王安石名句,次韻游山門寺望文脊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