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卜緘縢秘,金根轍跡遙。
出自唐朝唐彥謙《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是歲上平》
冊府藏余烈,皇綱正本朝。不聽還笏諫,幾覆綴旒祧。
咫尺言終直,愴惶道已消。淚心傳位日,揮涕授遺朝。
飛燕潛來趙,黃龍豈見譙。既迷秦帝鹿,難問賈生雕。
穆卜緘縢秘,金根轍跡遙。北軍那奪印,東海漫難橋。
羅織黃門訟,笙簧白骨銷。炎方無信息,丹旐竟淪漂。
邂逅江魚食,凄涼楚客招。文忠徒謚議,子卯但簫韶。
未見公侯復,尋傷嗣續(xù)凋。流年隨水逝,高誼薄層霄。
柱石林公遠,縑緗故國饒。奇蹤天驥活,遺軸錦鸞翹。
近者淮夷戮,前年歸馬調。始聞移北葬,兼議蔭山苗。
圣澤覃將溥,貞魂喜定飄。異時窮巷客,懷古漫成謠。
注釋參考
穆卜
恭敬地卜問吉兇。《書·金縢》:“我其為王穆卜。” 孔 傳:“穆,敬也,言王疾當敬卜吉兇?!?唐 元稹 《賀圣體平復表》:“昨者圣體不安,纔經累日,穆卜罔害,勿藥有瘳?!?/p>
緘縢
(1).繩索?!肚f子·胠篋》:“將為胠篋探囊發(fā)匱之盜而為守備,則必攝緘縢,固扃鐍。” 郭象 注:“緘、縢,皆繩也?!?唐 柳宗元 《牛賦》:“皮角見用,肩尻莫保;或穿緘縢,或實俎豆?!?清 戴名世 《錢神問對》:“且又攝其緘縢,固其扃鐍。”
(2).封固。《后漢書·酷吏傳·陽球》:“諸奢飾之物,皆各緘縢,不敢陳設?!?宋 王禹偁 《茶園十二韻》:“緘縢防遠道,進獻趁頭番?!?清 錢謙益 《太常寺少卿賜謚鹿公墓志銘》:“權自外操,不至如帑金之緘縢不可問?!?/p>
(3).指緘封之書信。 宋 曾鞏 《與北京韓侍中啟》之一:“恨無羽翼之飛馳,與操幾杖;欲以緘縢之託寓,聊布腹心。”
金根
(1).見“ 金根車 ”。
(2). 唐 李綽 《尚書故實》:“ 昌黎生 者,名父子也,雖教有義方,而性頗闇劣。嘗為 集賢 校理,史傳中有説金根車處,皆臆斷之,曰:‘豈其誤歟?必金銀車?!じ母譃殂y字。至除拾遺,果為諫院不受。俄有以故人子憫之者,因辟為 鹿門 從事。”后因以“金根”為文字遭謬改之典。 宋 王應麟 《困學紀聞·小學》:“鎖定銀鐺之名,車改金根之目。” 宋 陳師道 《謝正字啟》:“聞淺見輕,但畏金根之謬?!?明 楊慎 《<周官音詁>序》:“幸未經學究金根之謬改, 麻沙 俗字之訛刊。”
轍跡
亦作“ 轍跡 ”。1.車子行駛的痕跡?!端囄念惥邸肪砥咭灰?晉 棗據(jù) 《船賦》:“且其行無轍跡,止無所根,不疾而速,忽若馳奔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跨中州之轍跡,窮神行之軌躅?!?唐 白居易 《人之窮困由君之奢欲策》:“倦畋漁之樂,疲轍跡之游?!?清 馬維翰 《瀘定橋》詩:“人影漾驚波,行空無轍跡。” 艾青 《手推車》詩:“手推車,以單獨的輪子,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,穿過廣闊與荒漠?!?/p>
(2).痕跡。《老子》:“善行無轍跡,善言無瑕讁?!?南朝 梁 任昉 《答劉居士》詩:“行無轍跡,理絶心機?!?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泰伯篇三》:“ 顏子 則去一分私,顯一分公,除彼己之轍跡,而顯其和平?!?/p>
(3).猶途徑?!痘茨献印ぶ餍g訓》:“今治亂之機,轍跡可見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任重齋記》:“他如七十子之徒,雖其才各殊,至於轍跡亦一而已,蓋自任之道同也?!?清 包世臣 《與楊季子論文書》:“夫 孟 荀 文之祖也; 子政 、 子云 ,文之盛也:典型具在,轍跡各殊。”
見“ 轍跡 ”。
唐彥謙名句,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是歲上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