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國充耘耔,勿使地蒿蔓
出自宋代蒲壽宬《梅陽壬申劭農(nóng)偶成書呈同官》:
舉酒勸爾酒農(nóng),更為酒我儂勸酒。
車笠酒雖不同,所諧此盂飯。
或耕在菑畬,或耕在方寸。
膏雨足一犁,田頭怯呼喚。
五百維莠驕,胥徒乃蟊患。
與國充耘耔,勿使地蒿蔓。
幻體饑渴同,世味甘苦半。
盤中一粒餐,鋤下幾滴汗。
光陰駛歷塊,彼此不可玩。
豈為許行言,勸課在茲旦。
老父傾耳聽,童稚繞屏看。
相顧持我語,取信如執(zhí)券。
安得慵耕人,從今不言倦。
注釋參考
與國
盟國;友邦。《管子·八觀》:“與國不恃其親,而敵國不畏其彊?!薄妒酚洝ろ?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 項(xiàng)梁 曰:‘ 田假 為與國之王,窮來從我,不忍殺之。’”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相與交善為與國,黨與也?!薄顿Y治通鑒·魏元帝景元四年》:“ 漢 主使羣臣會(huì)議,或以 蜀 之與 吳 ,本為與國,宜可奔 吳 ?!?鄒韜奮 《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(zhàn)》:“他們終不能認(rèn)清敵與友的區(qū)分,把任何國家都看作‘與國’,結(jié)果是得不到一個(gè)‘與國’!”
耘耔
語本《詩。小雅。甫田》:“今適南畝,或耘或耔。”謂除草培土。后因以“耘耔”泛指從事田間勞動(dòng)。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兆民勸於疆埸,感懋力以耘耔?!?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懷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?!?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萬卷有時(shí)用,植杖且耘耔?!?清 黃宗羲 《陳乾初先生墓志銘》:“如五穀之性,不藝植,不耘耔,何以知其種之美耶?”
蒲壽宬名句,梅陽壬申劭農(nóng)偶成書呈同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