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夜歸》:
生唯凈命食,持缽向人境。
莫夜時茅廬,月出山愈靜。
處處聞泉聲,行行跳松影。
先足便安禪,云深石床冷。
注釋參考
持缽
(1).佛教語。托缽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述僧設會論》:“至時持鉢往福眾生?!?唐 吳融 《金陵遇悟空上人》詩:“東閣無人事渺茫,老僧持鉢過 丹陽 ?!?/p>
(2).引申為行腳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七·三僧》:“愿得一茅菴,足供大士像,旁可坐臥誦經(jīng),足跡不出門,而免持鉢之苦?!?/p>
人境
[man's world;world of people] 人間
結(jié)廬在人境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飲酒》
詳細解釋塵世;人所居止的地方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五:“結(jié)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?!?唐 白居易 《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》詩:“不與人境接,寺門開向山?!?清 黃鷟來 《秋曉行阧山值雨訪李庚初煉師》詩:“前窮斷峰口,豁達人境異?!?/p>
釋文珦名句,夜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