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莫學,石頭老,書信不通行太早
出自宋代釋梵言《送務紳禪者分衛(wèi)歌》:
豁靈明,開正首,脫卻多年骯臭破布襖。
頂門一劄,眼晴便定動,如今識得無能老天。
真智現(xiàn),非作造,卷衲攜筇下云嶠。
直去廬陵化有緣,萬戶千門須遍到。
禾山鼓,清平調,俯仰順從心一照。
那邊若遇本色人,點著皆知妙不妙。
子莫學,石頭老,書信不通行太早。
得個清源鈯斧兒,南臺石上鋤荒草。
注釋參考
石頭
石頭 (shítou) 大小、形狀不定的礦物質凝結物;巖石 stone 滾下山的石頭 石頭城,今之南京 stone city書信
書信 (shūxìn) letter 常有書信往來不通
(1).阻塞;不通達。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東道之不通,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?!薄冻o·九辯》:“閔奇思之不通兮,將去君而高翔。”
(2).不相往來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近且婚媾不通,兄弟乖絶。”
(3).不共同使用。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外內不共井,不共湢浴,不通寢席,不通乞假,男女不通衣裳?!?/p>
(4).不明白;不了解。《漢書·哀帝紀》:“皇天降非材之佑,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,朕之不德,曷敢不通!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 沖 等不通大體,敢以陳聞?!?王愿堅 《普通勞動者》:“說著,他動了真氣,象不屑于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,一翻身躺下去?!?/p>
(5).謂學識淺陋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別通》:“夫通人猶富人,不通者猶貧人也。俱以七尺為形,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,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?!?/p>
(6).謂文理悖謬不順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音辭》:“是為一論物體,一就人情,殊不通矣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科第·鼎甲》:“邑宰見其文,以為不通,貼文於照墻,不取?!?/p>
釋梵言名句,送務紳禪者分衛(wèi)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