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季貍《鳴玉泉》:
何人邀我來,白晝朝鈞天。
千官正雜沓,佩有蒼玉懸。
沖牙互擊觸,遠韻聲冷然。
律呂相應和,宮徵更相宜。
慶笑居鄛人,玉斗空碎捐。
注釋參考
呂相
(1).指 春秋 時 晉 大夫 魏錡 之子 魏相 。以擅長外交辭令著稱。 魏錡 亦稱 呂錡 ,故 魏相 亦有此稱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跋乃脑挛煳纾?晉侯 使 呂相 絶 秦 ?!?杜預 注:“ 呂相 , 魏錡 子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檄移》:“ 管仲 呂相 ,奉辭先路,詳其意義,即今之檄文。”
(2).指 呂不韋 。因曾為 秦 相,故稱。 前蜀 韋莊 《和薛先輩見寄》:“貌愧 潘郎 璧,文慚 呂相 金。”
(3).復姓。見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應和
應和 (yìnghè) 對一種言行表示呼應,附和 exchange of voices 同聲應和宮徵
1.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善說》:“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,徐動宮徵,微揮羽角,切終而成曲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羽角俱起,宮徵相證?!?唐 杜牧 《感懷詩》:“急熱同手足,唱和如宮徵?!?清 趙翼 《偶書》詩:“兩耳未甚聾,已難辨宮徵?!?/p>
2.泛指樂曲。 宋 秦觀 《點絳唇》詞:“月轉烏啼,畫堂宮徵生離恨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傳概》:“先圣不曾刪《鄭》《衛(wèi)》,吾儕取義翻宮徵?!?/p>
3.泛指聲調。 南朝 齊 陸厥 《與沉約書》:“前英已早識宮徵,但未屈曲指的,若今論所申。” 唐 房玄齡 《諫伐高麗表》:“文鋒既振,則宮徵自諧?!?/p>
相宜
相宜 (xiāngyí) 合適,符合 appropriate;suitable;fitting 在那個場合你說這樣的話是不相宜的曾季貍名句,鳴玉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