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萬俟紹之《游天平山白云泉》:
踏開松徑幾層陰,一勺寒泉洗客心。
高處天風吹面泠,險邊石磴警人深。
祠尊范像香煙潤,碑刻唐詩蘚暈侵。
鳥道更能幽絕處,恨無足力可登臨。
注釋參考
高處
高處 (gāochù)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;山丘 elevation 相對較高的位置 up 帶來一張在三萬五千英尺高處拍攝的能反映真相、輪廓鮮明的照片天風
風。風行天空,故稱。 漢 蔡邕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枯桑知天風,海水知天寒?!?唐 韓愈 《辛卯年雪》詩:“波濤何飄揚,天風吹旛旂?!?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賞春》:“好趁天風,直上青霄?!?郭沫若 《哀時古調(diào)》九:“天風吹,海浪流。滿懷悲憤事,聊以寄箜篌?!?/p>
石磴
石級;石臺階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開善寺法會》詩:“牽蘿下石磴,攀桂陟松梁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四:“約有十數(shù)里,方得石磴,磴有百來級,級盡方是平地?!?清 錢謙益 《香山寺》詩:“云從石磴中間出,月向香臺下界生?!薄妒辗偂?984年第3期:“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,可磴面兒只有二寸來寬,大腿高高地提上去,腳板貼緊石磴橫過來,咬著牙關(guān)彆足氣,才能升上一磴。”
萬俟紹之名句,游天平山白云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