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艾性夫《牧童》:
櫛發(fā)吹松陰,坦腹睨巖石。
細(xì)雨整短蓑,斜陽擫長笛。
采花艷兩髻,挾草暖雙腋。
款款跨牛歸,蒼山暮煙碧。
注釋參考
款跨
連綿不斷貌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嶺表賦》:“若乃長山款跨,外內(nèi)乖隔,下無伏流,上無夷跡,麕兔望岡而旋歸,鴻雁覩峰而反翮?!?/p>
蒼山
青山。 唐 杜甫 《九成宮》詩:“蒼山入百里,崖斷如杵臼?!?/p>
暮煙
亦作“墓煙”。傍晚的煙靄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慈姥磯》詩:“暮煙起遙岸,斜日照安流?!?唐 王昌齡 《留別郭八》詩:“長亭駐馬未能前,井邑蒼茫含暮煙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夜景》詩:“誰家一笛吹殘暑,何處雙砧擣暮煙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坎坷記愁》:“至 靖 ,暮煙四合矣?!?/p>
見“ 暮煙 ”。
艾性夫名句,牧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