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歸真主,勛勞念老臣
出自唐代王珪《依韻恭和圣制俯同太師文彥博玉津園賜宴席上》:
上苑張瑤席,春風萬象新。
誰知卦冠客,曾是釣璜人。
感遇歸真主,勛勞念老臣。
曲成雙鳳舞,酒入百花醇。
日月恩華滿,朝廷喜氣均。
天章照黃發(fā),異數極君仁。
注釋參考
感遇
(1) [grateful for good treatment]∶對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
且先帝謬顧,情同布衣,既今恩重命輕,遂感遇忘身。——《晉書·庾亮傳》
(2) [sigh forth one's sufferings]∶對自己命運的感慨
(3) [sigh with emotion]∶對所遇事物的感慨
詳細解釋(1).感激知遇。 晉 庾亮 《上疏乞骸骨》:“且先帝謬顧,情同布衣,既今恩重命輕,遂感遇忘身。”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明帝紀六》:“ 琪 , 梁 之故相,私懷感遇,敘 彥威 在 梁 歷任,不欲言偽 梁 故也?!?明 皇甫汸 《奉答子安兄》詩:“感遇興長謡,來章緬幽契?!?/p>
(2).對所遇事物的感慨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元九書》:“又有事物牽於外,情理動於內,隨感遇而形於嘆詠者一百首,謂之‘感傷詩’?!?/p>
(3).感應遇合。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 林塘 知其異人,因問以神仙感遇之事?!?/p>
歸真
(1).還其本來的狀態(tài)。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遂令海內棄末而反本,背偽而歸真?!?南朝 梁 謝鎮(zhèn)之 《重與顧道士書》:“滅俗歸真,必反其俗?!?唐 劉長卿 《故女道士婉儀太原郭氏挽歌詞》:“作范宮闈睦,歸真道藝超。”
(2).佛教語。謂死。后泛稱人的死亡?!夺屖弦[·送終·初亡》:“釋氏死謂涅盤、圓寂、歸真、歸寂、滅度、遷化、順世,皆一義也?!?唐 楊炯 《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》:“百年夭枉,一旦歸真?!?宋 蘇軾 《寶月大師塔銘》:“瑩然摩尼,歸真於土?!?清 趙翼 《王惺園相公挽詩》:“鼇項科名位秉鈞,何期致政遽歸真?!?/p>
勛勞
勛勞 (xūnláo) 功勞;功勛 meritorious service老臣
老臣 (lǎochén) 老年人對君主或他人的謙稱 I, Your old servant 老臣病足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。王珪名句,依韻恭和圣制俯同太師文彥博玉津園賜宴席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