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孫僅《題潛山》:
勢參吳楚分,作鎮(zhèn)向同安。
地勝塵寰隔,天深洞府寬。
位將衡岳敵,根與霍山盤。
塵見千年白,霞生萬仞丹。
崖秋爭峭拔,峰霽間巑屼。
日轉(zhuǎn)香爐煖,風(fēng)生玉照寒。
石棲平郡堞,天柱倚云端。
絕頂人游少,高空鳥度難,風(fēng)雷生別壑,星斗繞層巒。
寒暑巖間異,方隅嶺際觀。
為霖同海內(nèi),倒影壓平阡。
砂印猿蹤跡,池飄鶴羽翰。
煙蘿交密蔭,瀑布落飛湍。
磴道莓苔滑,松根霹靂乾。
石奇疑虎伏,湫險認(rèn)龍蟠。
勝好當(dāng)春賞,幽宜帶雪看。
氣蒸茶蕊嫩,香老菊花殘。
青擢凌霄幹,紅垂受露蘭。
禪鄰祖師塔,仙接左慈壇。
幾客歌維岳,何人詠考槃。
元宗曾立廟,武帝亦鳴鸞。
圣代從何極,靈祠輯未闌。
青詞馳長吏,法服降中官。
千古圖經(jīng)里,高名定不刊。
注釋參考
寒暑
寒暑 (hánshǔ) 氣候的冷和熱 cold and warm 寒暑表 冬天和夏天,常用來表示整個一年 winter and summer 經(jīng)歷了幾十個寒暑方隅
(1).四方和四隅。借指邊疆?!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}動,方隅內(nèi)侵,沒軍喪眾,干戈不息者,邊將之憂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杭州刺史謝上表》:“旋屬方隅不寧,朝廷多事?!薄肚皾h書平話》卷上:“念爾福緣名分薄,何能端坐鎮(zhèn)方隅。”
(2).全面積中的一部分。多指邊側(cè)之地或角落之地?!吨軙と喂麄鳌罚骸?任果 字 靜鸞 , 南安 人也。世為方隅豪族,仕於 江 左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載文》:“國止方隅,而言併吞六合;福不盈眥,而稱感致百靈?!?明 徐渭 《<會稽縣志>諸論》:“僧 一行 之言曰:‘星之與土,以精氣相屬,而不係於方隅。’” 朱自清 《“海闊天空”與“古今中外”》:“‘自知’而不先‘知他’,只是聚在方隅,老死不相往來的辦法;只是‘不可以語冰’的‘夏蟲’,井底蛙,磨坊里的驢子之流而已?!?/p>
(3).借指拘于一偏。 清 顧炎武 《復(fù)陳藹公書》:“當(dāng)世之通人偉士,自結(jié)髮以來奉為師友者,蓋不乏人,而未敢存門戶方隅之見也。”
(4).指邊和角。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技藝》:“否則方隅不準(zhǔn),鉤鬭難工?!?/p>
(5).方位。 宋 周煇 《清波雜志》卷十:“若創(chuàng)建第宅,趣於落成,歲月方隅,或犯所禁,且不忖分量,唯務(wù)壯麗,禍不旋踵,自速其釁者多矣。” 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四:“ 天井水 亦曰 龍陂 , 酈道元 曰:‘廣圓二百餘步,在 靈豀 東江 隄內(nèi)。水至淵深,有龍見于其中,故曰 龍陂 ?!苑接缜笾?,毫釐不失?!?/p>
孫僅名句,題潛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