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韋莊《搗練篇》
月華吐艷明燭燭,青樓婦唱搗衣曲。白袷絲光織魚目,
菱花綬帶鴛鴦簇。臨風(fēng)縹緲疊秋雪,月下丁冬搗寒玉。
樓蘭欲寄在何鄉(xiāng),憑人與系征鴻足。
注釋參考
臨風(fēng)
迎風(fēng);當(dāng)風(fēng)?!冻o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望美人兮未來,臨風(fēng)怳兮浩歌?!?南朝 宋 謝莊 《月賦》:“臨風(fēng)嘆兮將焉歇,川路長兮不可越?!?唐 杜甫 《與嚴二郎奉禮別》詩:“出涕同斜日,臨風(fēng)看去塵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岳陽樓記》: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(fēng)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不覺酒涌上來,潸然淚下,臨風(fēng)觸目,感恨傷懷?!?蘇曼殊 《寄調(diào)箏人》詩:“偷嘗仙女脣中露,幾度臨風(fēng)拭淚痕?!?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五:“我想起我的母親,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,臨風(fēng)偷灑了幾點酸淚?!?/p>
縹緲
縹緲,縹乎,縹縹 (piāomiǎo,piāohū,piāopiāo) 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月下
(1).月光之下。 南朝 梁武帝 《七夕》詩:“白露月下團,秋風(fēng)枝上鮮?!?前蜀 韋莊 《搗練篇》:“臨風(fēng)縹緲疊秋雪,月下丁冬擣寒玉?!?宋 文同 《蓮賦》:“張翠帷於月下兮,列綵仗於煙際。” 元 劉因 《采石圖》詩:“平生曾有 金陵 夢,似記扁舟月下歸?!?清 阮大鋮 《燕子箋·雙逅》:“閃得我月下星前,獨自孤單?!?/p>
(2).指月下老人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媒合》:“月下傳言,多蒙作伐,堂前醮酒,權(quán)作主婚?!眳⒁姟?月下老人 ”。
丁冬
丁冬 (dīngdōng) 象聲詞。丁當(dāng)聲,丁丁作響,形容金屬、玉器碰撞的聲音,也作丁東、 叮咚 tinkle 鼓聲響起,木琴丁冬寒玉
(1).玉石。玉質(zhì)清涼,故稱。 唐 白居易 《苦熱中寄舒員外》詩:“藤牀鋪晚雪,角枕截寒玉?!?/p>
(2).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,如水、月、竹等。 唐 李群玉 《引水行》:“一條寒玉走秋泉,引出深蘿洞口煙。” 唐 李賀 《江南弄》詩:“ 吳 歈 越 吟未終曲,江上團團帖寒玉?!?宋 呂渭老 《念奴嬌·贈希文寵姬》詞:“暮云收盡,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?!?唐 雍陶 《韋處士郊居》詩:“門外晚晴秋色老,萬條寒玉一溪煙?!?/p>
(3).比喻容貌清俊。 前蜀 貫休 《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》詩:“儀冠凝寒玉,端居似沃洲。”
韋莊名句,搗練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賽車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