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頃量陂能卻老,一編家學(xué)莫他求
出自宋代李石《李新仲圭同游醮壇歸以詩告別次韻》:
別去名場嘆滯留,肯來空谷話清幽。
知君有約趨金馬,笑我無心對(duì)白鷗。
千頃量陂能卻老,一編家學(xué)莫他求。
相將杖履題詩處,跨麂山頭記舊游。
注釋參考
千頃
百畝為頃。千頃,極言其廣闊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(xùn)》:“尋常之谿,灌千頃之澤。” 唐 韓愈 《酬盧給事曲江荷花行》:“ 曲江 千頃秋波浄,平鋪紅云蓋明鏡。” 明 陳所聞 《中秋同齊王孫瑞堂春堂虎丘坐月》曲:“望白云千頃,野鶴翱翔?!?丘復(fù) 《寄曹耐公汕頭》詩:“罄此一樽酒,如對(duì)千頃汪?!?/p>
卻老
亦作“卻老”。1.謂避免衰老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是時(shí)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、穀道、卻老方見上,上尊之。” 漢 桓譚 《新論·形神》:“言 老子 用恬惔養(yǎng)性,致壽數(shù)百歲。今行其道,寧能延年卻老乎?” 唐 包佶 《近獲風(fēng)痺之疾題寄所懷》詩:“無醫(yī)能卻老,有變是游魂?!?宋 范成大 《紫荷車》詩:“根有卻老藥,鱗皺友松苓?!?/p>
(2).枸杞的別名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仙藥》:“象柴,一名純盧是也,或云仙人杖,或云西王母杖,或名天精,或名卻老,或名地骨,或名茍杞也?!眳㈤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枸杞》。
家學(xué)
家學(xué) (jiāxué) 書香世家中相延續(xù)的學(xué)問 paternal teaching and influence;knowledge handed down from father to child 劉君有家學(xué),三世道益孤。—— 蘇軾《劉壯與長官是堂》李石名句,李新仲圭同游醮壇歸以詩告別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