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稟炎上作,無與諸膽比
出自宋代李呂《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》:
悠悠古先酒,麴蘗化為醴。
適口固匪他,詩人詠其旨。
岐黃作本草,甘辛味所紀。
惟清香滑辣,四事世云爾。
孟詵注為苦,自不燭厥理。
至今蔑公論,遂以詵為是。
乖僻隨軀嗜,不爾遽遭詆。
氣稟炎上作,無與諸膽比。
人情素弗食,嘗者為雪恥。
柳家集眾藥,意在勗諸子。
未聞無其故,反以彼為美。
一呷三掉頭,強嚥身聳起。
從來好歡伯,可畏非可喜。
孤負太和名,翻作攪腸水。
因思俗顛倒,類此蓋多矣。
大路指為迂,曲徑偏踐履。
鄭聲既可惡,滿市更盈耳。
憔悴間姬姜,一蕕雜蘭芷貪濁和者眾,獨清競萋菲。
善惡久相淆,何特酒而已。
至當終難掩,豈必隨風靡。
革弊會有時,周道本如砥。
注釋參考
氣稟
見“ 氣稟 ”。
亦作“ 氣稟 ”。謂受之于氣?!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稽萬物之理,故不得不化;不得不化,故無常操;無常操,是以死生氣稟焉,萬智斟酌焉,萬事廢興焉?!焙笫烙靡灾溉松鷣砭陀械臍赓|(zhì)。《禮記·中庸》“天命之謂性” 宋 朱熹 集注:“性道雖同,而氣稟或異,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。”《明史·儒林傳二·劉邦采》:“刮磨砥礪,以融氣稟,絶外誘?!?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有生之后,雖氣稟物欲相窒相梏,而克自修治,即可復健順之性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破惡聲論》:“顧民生多艱,是性日薄,洎夫今,乃僅能見諸古人之記録,與氣稟未失之農(nóng)人?!?/p>
亦作“ 氣稟 ”。即餼廩。俸祿。 章炳麟 《秦政記》:“ 明 制貴其宗室孽子諸王,雖不與政柄,而公卿為伏謁;耳孫疏屬,皆氣稟於縣官?!?/p>
炎上
(1).火焰向上;火向上燃燒。《書·洪范》:“火曰炎上?!?孔穎達 疏引 王肅 曰:“火之性,炎盛而升上?!薄渡袝髠鳌肪砣骸皸壏桑鸸Τ?,殺太子,以妾為妻,則火不炎上?!薄犊讌沧印ふ搫荨罚骸霸钔谎咨?,棟宇將焚。” 張懌伯 《辛亥海軍舉義記》:“有發(fā)難者,趨之若水就下,火炎上耳。”
(2).指火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立言下》:“諸生孰能傳吾書者……炎上潤下,時為保持?!?/p>
(3).指 漢 之火德。《文選·班固<典引>》:“蓄炎上之烈精,藴 孔佐 之弘陳?!?蔡邕 注:“謂火, 漢 之德也?!?/p>
無與
(1).不給予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可以取,可以無取,取傷亷;可以與,可以無與,與傷惠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六:“無取無與,無我所心;脫欲所須,便可提去?!?/p>
(2).猶不跟,不同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翠》:“﹝ 王太常 ﹞生子 元豐 ,絶癡,十六歲不能知牝牡,因而鄉(xiāng)黨無與為婚?!?/p>
不參預;不相干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霸懗拢瑺枱o與焉,與,將執(zhí)女?!薄稘h書·張湯傳》:“ 湯 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,當謝; 湯 無與也,不謝?!?顏師古 注:“與讀曰豫。無豫,謂不干其事也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此言為善則預,為惡則去……凡損於物,皆無與焉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趙康敏》:“公子孫自不肖,不能守此業(yè);此宅且數(shù)易主人,與某無與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越鐸>出世辭》:“民聲寂寥,羣志幽閟,豈以為匹夫無與于天下,尚如戴朔北之虜也?!?/p>
李呂名句,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惡作劇貓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