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猶拄笏看山去,我且披蓑聽雨眠
出自宋代范成大《周畏知司直得湖南帥,屬過吳門,復(fù)用己丑年》:
邂逅婆娑失少年,劇談抵掌尚超然。
君猶拄笏看山去,我且披蓑聽雨眠。
京洛分襟疑后會(huì),江吳把酒悟前緣。
暫來忽去都如夢(mèng),疑是陳卿竹葉船。
注釋參考
拄笏看山
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簡(jiǎn)傲》:“ 王子猷 作 桓車騎 參軍。 桓 謂 王 曰:‘卿在府久,比當(dāng)相料理?!醪淮?,直高視,以手版拄頰云:‘ 西山 朝來,致有爽氣?!卑矗职?,即笏。后以“拄笏看山”形容在官而有閑情雅興。亦為悠然自得貌。 宋 陳與義 《漫郎》詩:“漫郎功業(yè)大悠然,拄笏看山了十年?!?宋 陸游 《春晚書懷》詩:“脫巾漉酒從人笑,拄笏看山頗自奇?!币嘧鳌?拄笏西山 ”。 金 元好問 《西山樓為王仲理賦》詩之二:“拄笏 西山 志騎曹,朝來爽氣與秋高。”亦省作“ 拄笏 ”。 宋 劉過 《題鳳凰臺(tái)》詩:“時(shí)事不言惟拄笏,書生無用且銜杯?!?元 房皞 《題張信之見山堂》詩:“拄笏當(dāng)此時(shí),未覺功名大?!?/p>成語解釋拄:支撐;笏:古代大臣上朝時(shí)拿著的手版。舊時(shí)比喻在官有高致。拄笏看山出處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簡(jiǎn)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,桓謂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當(dāng)相料理?!醪淮?,直高視,以手版拄頰云:‘西山朝來,致有爽氣。’”使用例句輸與清閑陽朔令,朝朝拄笏飽看山。
披蓑
(1).著蓑衣。 五代 崔道融 《田上》詩:“雨足高田白,披蓑半夜耕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有懷石湖舊隱》詩:“冷云著地塘蒲晚,誰為披蓑暖釣磯。”
(2).蓑衣。 王統(tǒng)照 《號(hào)聲·司令》:“ 于五 躺在草作的披蓑上沒做聲?!?/p>
范成大名句,周畏知司直得湖南帥,屬過吳門,復(fù)用己丑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