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雪》:
新陽力微初破萼,客陰用壯猶相薄。
朝寒棱棱風(fēng)莫犯,莫雪緌緌止還作。
驅(qū)馳風(fēng)云初慘淡,炫晃山川漸開廓。
光芒可愛初日照,潤(rùn)澤終為和氣爍。
美人高堂晨起驚,幽士虛窗靜聞落。
酒壚成徑集缾罌,獵騎尋蹤得狐貉。
龍蛇掃處斷復(fù)續(xù),猊虎團(tuán)成呀且攫。
共貪終歲飽麰麥,豈恤空林饑?guó)B雀。
沙墀朝賀迷象笏,桑野行歌沒荒屩。
乃知一雪萬人喜,顧我不飲胡為樂。
坐看天地絕氛埃,使我胸襟如洗瀹。
脫遺前言笑塵雜,搜索萬象窺冥漠。
潁雖陋邦文士眾,巨筆人人把矛槊。
自非我為發(fā)其端,凍口何由開一噱。
注釋參考
自非
(1).倘若不是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拔ㄊト四芡鈨?nèi)無憂;自非圣人,外寧必有內(nèi)憂?!薄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白苑谴笸龅乐勒?,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,事在彊勉而已矣?!?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四:“自非 王子晉 ,誰能常美好?” 唐 元稹 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》:“自非有為而為,則文不妄作?!?/p>
(2).自覺其非。 唐 韓愈 《復(fù)志賦》:“欲奔走以及事兮,顧初心而自非。”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?!冻o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(yíng)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(guó)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(guó)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(bào)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(duì)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(shí)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歐陽修名句,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