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善珍《挽劉常簿贛州》:
遠(yuǎn)游少負(fù)長卿才,晚亦乘車衣錦回。
正喜瘴溪鱷移去,又驚遼海鶴歸來。
秘書入杜花簪帽,賓客分司酒滿杯。
莫怪一麾不辭遠(yuǎn),吟詩要上郁孤臺(tái)。
注釋參考
一麾
(1).猶一揮,有發(fā)令調(diào)遣意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虛》:“ 襄公 志在戰(zhàn),為日暮一麾,安能令日反?”
(2).形容舉事簡捷。 宋 范仲淹 《寄石學(xué)士》詩:“一麾了婚嫁,萬事蠹精神。”
(3).一面旌麾。舊時(shí)作為出為外任的代稱。 唐 杜牧 《即事》詩:“莫笑一麾東下計(jì),滿江秋浪碧參差。” 宋 曾鞏 《和邵資政》詩:“拂衣久欲求三徑,竊食聊須把一麾?!?清 沉濤 《迭韻和子方謝鶴》:“五貺可無詩媵鶴,一麾聊當(dāng)夢游仙?!眳⒁姟?一麾出守 ”。
不辭
不辭 (bùcí) 樂意去干,不辭讓或不推辭 be willing to 不辭勞苦吟詩
(1).作詩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蘇軾以吟詩下吏》:“ 蘇軾 以吟詩有譏訕,言事官章疏狎上,朝廷下御史臺(tái)差官追取?!?清 杜濬 《一杯嘆》詩:“坐使吟詩作賦興索然,眼見斯文從此廢?!?/p>
(2).吟誦詩歌。 茅盾 《子夜》九:“吟詩的 杜新籜 也看見了,放下筷子,站起來招呼?!?巴金 《雪》第一章:“原來他們斜對(duì)面座位上的一個(gè)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搖頭擺腦地吟詩?!?/p>
郁孤臺(tái)
古臺(tái)名。在 江西 贛州市 西南 賀蘭山 頂。因高阜郁然孤起,故名。 唐 贛州 郡守 李勉 登臨北望,因改名 望闕 , 宋 曾慥 增筑二臺(tái),南為 郁孤 ,北為 望闕 。 宋 蘇軾 《虔州八境圖》詩之七:“煙云縹緲 鬱孤臺(tái) ,積翠浮空雨半開。” 宋 辛棄疾 《菩薩蠻·書江西造口壁》詞:“ 鬱孤臺(tái) 下清江水,中間多少行人淚?!?元 薩都剌 《奉次參政韻》:“ 大庾嶺 頭三月盡, 鬱孤臺(tái) 下幾人過?!币嗍》Q“ 鬱孤 ”。 宋 蘇軾 《郁孤臺(tái)》詩:“入境見圖畫, 鬱孤 如舊游?!?宋 楊萬里 《送趙寬之排岸之官章貢》詩:“ 鬱孤 馬祖 饒行樂,柿栗來禽肥過拳。”
釋善珍名句,挽劉常簿贛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