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舟載子去,千里不逡巡
出自宋代曾鞏《答葛蘊(yùn)》:
我初未識子,已知子能文。
春風(fēng)吹我衣,蜚召入九閽。
眾中得了辭,默許非他人。
方將引飛黃,使出萬馬群。
差之在須臾,氣沮不復(fù)論。
大明臨萬物,我亦傍車塵。
相逢扶桑側(cè),一揖意自親。
屈子果由我,相示以無言。
同行千步廊,攬轡金馬門。
歸來客舍中,未及還往頻。
東舟載子去,千里不逡巡。
今者坐甌越,相望若參辰。
忽有海上使,問我及墻藩。
得子百篇作,讀之為忻忻。
大章已逸發(fā),小章更清新。
遠(yuǎn)去筆墨畦,徒識斧鑿痕。
想當(dāng)經(jīng)營初,落紙有如神。
勉哉不自止,直可闚靈均。
我老未厭此,持夸希代珍。
朝吟忘日昃,暮吟忘日曛。
發(fā)聲欲薦子,自笑不足云。
注釋參考
東舟
東駛之舟。 宋 趙抃 《有懷蔣堂侍郎》詩:“卻憶東舟去若仙,津亭分袂忽經(jīng)年?!?/p>
載子
裝載的貨物。 郭沫若 《海濤集·神泉》:“船上的載子是洋桃和羅卜干,大約 神泉 就是這些貨物的產(chǎn)地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