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熊禾《涌翠亭梅花》:
來者為新去為陳,陰陽如代各還香。
花開花謝亦常理,對花不必尤花神。
平生性耆不在花,兩年頗與梅相親。
何人種梅繞此屋,一見使我心清冷。
老樹槎牙溪側(cè)徑,枯枝倒掛池邊亭。
花開主人不復賞,我來卻作花主人。
此花不必相香色,凜凜大節(jié)何崢嶸。
北海雪深臣皓首,霜寒中野兒悲吟。
荷蓧老人留植杖,滄浪孺子來濯纓。
神人妃子固有態(tài),此花不是兒女情。
托根山谷居歲晚,自分不及芳春辰。
春前臘后挺高潔,留與桃李爭妍新。
春寒桃李猶未開,莫隨羌管輕飄零。
先生自是絕俗士,西湖東合當齊名。
巡檐索笑興不淺,金樽檀板隨紅塵。
斯言近戲君勿訝,南山松柏終年青。
注釋參考
老人
老人 (lǎorén) 上年紀的或較老的人 old people; the aged 上了年紀的父母或祖父母 aged parents or grandparents植杖
(1).倚杖。扶杖?!墩撜Z·微子》:“ 子路 從而后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 子路 問曰:‘子見夫子乎!’丈人曰:‘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。孰為夫子?’植其杖而蕓?!焙笠蛞浴爸舱取睘榈洹?晉 陶潛 《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》詩之一:“寒草被荒蹊,地為罕人遠,是以植杖翁,悠然不復返?!?唐 韋嗣立 《自湯還都經(jīng)龍門北溪贈張左丞崔禮部崔光祿》詩:“褰簾出野院,植杖候柴門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·論白話為維新之本》:“降及 春秋 ,植杖之叟,耦耕之夫,販牛之商,斲輪之工,散見於傳記諸書,猶往往不絶。”
(2).立杖。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﹝ 張七 ﹞乃詣神祠禱曰:‘小人不幸,為劇盜逼,窮迫無路,敬植杖神前,視所向而往?!绕拖驏|北,乃迤邐行乞至 天津 ?!?/p>
滄浪
(1).古水名。有 漢水 、 漢水 之別流、 漢水 之下流、 夏水 諸說。《書·禹貢》:“ 嶓冢 導 漾 ,東流為 漢 。又東為 滄浪 之水?!?孔 傳:“別流在 荊州 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夏水》:“ 劉澄之 著《永初山川記》云:‘ 夏水 ,古文以為 滄浪 ,漁父所歌也。’” 宋 姜夔 《清波引》詞序:“余久客古 沔 , 滄浪 之煙雨, 鸚鵡 之草樹……無一日不在心目間?!?/p>
(2).青蒼色。多指水色?!段倪x·陸機<塘上行>》:“發(fā)藻玉臺下,垂影滄浪泉。” 李善 注:“ 孟子 曰:‘滄浪之水清。’滄浪,水色也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窣祿勤那國》:“水色滄浪,波濤浩汗?!薄秴问洗呵铩彆r》“后時者,弱苗而穗蒼狼” 清 畢沅 輯校:“蒼狼,青色也。在竹曰‘蒼筤’,在天曰‘倉浪’,在水曰‘滄浪’?!?清 龔自珍 《賀新涼》詞:“一棹滄浪水,一行行淡煙疏柳,平生秋思?!?/p>
(3).借指青蒼色的水。 唐 韓愈 《合江亭》詩:“長綆汲滄浪,幽蹊下坎坷。” 明 高棣 《題臺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》詩:“滄浪浩蕩杳難期,此別重逢又幾時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譚詩·以詩存人》:“﹝ 華碩宣 ﹞《湖上》云:‘忽驚鷗鷺起,漁笛響滄浪?!币嘟柚盖嗌n的天空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五九:“天高不可問,鷦鵊在滄浪。”
(4).形容頭發(fā)斑白。 唐 姚合 《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》:“遶鬢滄浪有幾莖,珥貂相問夕郎驚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 關河 泱漭連兵氣,齒髮滄浪寄病身?!?/p>
(5).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有孺子歌曰:‘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我足?!焙笏煲浴皽胬恕敝复烁?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孺子‘滄浪’,亦有全曲?!?清 陳夢雷 《寄答李厚庵百韻》:“君節(jié)誠不虧,鼓枻歌‘滄浪’?!?/p>
子來
謂民心歸附,如子女趨事父母,不召自來,竭誠效忠?!对姟ご笱拧れ`臺》:“經(jīng)始 靈臺 ,經(jīng)之營之。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經(jīng)始勿亟,庶民子來?!?朱熹 集傳:“ 文王 之臺,方其經(jīng)度營表之際,而庶民已來作之,所以不終日而成也。雖 文王 心恐煩民,戒令勿亟,而民心樂之,如子趣父事,不召自來也。”《宋書·武帝紀中》:“今 荊 雍 義徒,不召而集,子來之眾,其會如林?!?元 揭傒斯 《大元敕賜修堰碑》:“吾伐石兮石自摧,吾召民兮民子來?!?清 黃本銓 《梟林小史》:“邑文生 郁松年 捐銀二十萬為辦善后,士民皆踴躍,子來之力必有可觀?!?/p>
濯纓
洗濯冠纓。語本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?!焙笠浴板t”比喻超脫世俗,操守高潔。 南朝 宋 殷景仁 《文殊師利贊》:“體絶塵俗,故濯纓者高其跡?!?唐 白居易 《題噴玉泉》詩:“何時此巖下,來作濯纓翁。” 前蜀 韋莊 《題潁源廟》詩:“臨川試問 堯 秊事,猶被封人勸濯纓。” 清 魏源 《武夷九曲詩》之五:“塵容愧濯纓,詠歸聞扣榜。”
熊禾名句,涌翠亭梅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