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建中《寄英公大師》:
往歲瀟湘一相見,詩成野逸筆狂顛。
近聞歸住長安寺,松老書窗又幾年。
注釋參考
往歲
往歲 (wǎngsuì) 往年 in former years 往歲多至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瀟湘
(1).指 湘江 。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 江 淵, 澧 沅 之風(fēng),交 瀟湘 之淵?!薄段倪x·謝朓<新亭渚別范零陵>詩》:“ 洞庭 張樂池, 瀟湘 帝子游?!?李善 注引 王逸 曰:“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,死於 湘水 。” 唐 李白 《遠(yuǎn)別離》詩:“古有 皇 英 之二女,乃在 洞庭 之南, 瀟湘 之浦。” 王琦 注引《湘中記》:“ 湘川 清照五六丈,下見底石如樗蒲矣,五色鮮明?!?元 耶律楚材 《用薛正之韻》:“ 鳳池 分付夔龍去,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。” 明 徐禎卿 《古意》詩:“帝子葬何處, 瀟湘 云正深?!?/p>
(2).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。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去蜀》詩:“五載客 蜀 鄙,一年居 梓州 ;如何關(guān)塞阻,轉(zhuǎn)作 瀟湘 游?”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劉恭父趨朝》詞:“歸輔五云丹陛,回首 楚 樓千里,遺愛滿 瀟 湘 ?!?明 何景明 《雁》詩:“長風(fēng)度關(guān)塞,九月下 瀟 湘 ?!?/p>
相見
相見 (xiāngjiàn) 彼此會面 meet 整個代表團(tuán)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野逸
(1).純樸閑適。 唐 杜甫 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韻》:“劇談憐野逸,嗜酒見天真?!?宋 陸游 《跋楊處士村居感興》:“ 蘇嶠 季真 家有處士夫妻像,野逸如生,恨不曾傳摹得之?!?/p>
(2).指放縱不羈。 唐 陸龜蒙 《甫里先生傳》:“先生性野逸,無覊檢?!?/p>
(3).指隱逸的人或隱居生活。 前蜀 貫休 《壽春節(jié)進(jìn)》詩:“山河方有截,野逸詔無遺?!?清 吳敏樹 《記鈔本<震川文>后》:“余以身居野逸,為文不免類 歐 ( 歐陽修 ),且喜且慙?!?/p>
狂顛
癲狂。形容舉止放蕩無節(jié)制。 唐 張籍 《羅道士》詩:“聞客語聲知貴賤,持花歌詠似狂顛?!?宋 辛棄疾 《唐河傳·效花間體》詞:“折花去,岸上誰家女,太狂顛?!?元 楊訥 《西游記》第四本第十六出:“跟后趨前,莫生狂顛。” 清 蒲松齡 《杜子美》詩:“雖固曠達(dá)無邊幅,毋乃恣肆近狂顛?”
李建中名句,寄英公大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