濬川非伯禹,落水異三公
出自唐代徐鉉《歐陽太監(jiān)雨中視決堤因墮水明日見于省中因戲之》:
聞道張晨蓋,徘徊石首東。
濬川非伯禹,落水異三公。
衣濕仍愁雨,冠剞更怯風(fēng)。
今朝復(fù)相見,疑是葛仙翁。
注釋參考
濬川
疏通河道?!稌に吹洹罚骸胺馐卸?,濬川。” 孔 傳:“有流川,則深之使通利?!?清 齊翀 《磁州見水田》詩:“其政非有二,《禹貢》紀(jì)濬川?!?/p>
伯禹
夏禹 ?!稌に吹洹罚骸?伯禹 作司空?!?孔穎達(dá) 疏引 賈逵 曰:“伯,爵也。 禹 代 鯀 為 崇伯 ,入為天子司空,以其伯爵,故稱 伯禹 。”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駭黃龍之負(fù)舟,識 伯禹 之仰嗟?!?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 張騫 古跡,十萬里之波濤; 伯禹 遺蹤,二千年之坂隥?!?/p>
落水
落水 (luòshuǐ) 掉在水里,比喻墮落;指下水落入圈套。比喻參與壞事 go or fall into water;(fig.) sink into;degenerate三公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?!稌ぶ芄佟罚骸傲⑻珟煛⑻?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(jīng)邦,燮理陰陽?!币徽f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中宮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并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,主佐機(jī)務(wù)?!薄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(diào)七政,和陰陽之官也?!?/p>
徐鉉名句,歐陽太監(jiān)雨中視決堤因墮水明日見于省中因戲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