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舜禹三千年兮,履舜禹之遺跡
出自宋代孫因《越問(wèn)駐蹕》:
維六飛之南渡兮,潢濤江以東歷。
后舜禹三千年兮,履舜禹之遺跡。
駐翠蹕以彌年兮,因改元而頒詔。
爰升州而為府兮,冠紹興之大號(hào)。
舉大享之上儀兮,即行闕而蕆祀。
視總章與重屋兮,亦庶幾其遺意。
登堂而望稽嶺兮,懷克勤之令德。
留建炎之御制兮,彰復(fù)古之素志。
采上虞之囊封兮,終然法乎舜禪。
山郁蔥以蜿蜒兮,鐘禹陵之佳氣。
御香四時(shí)來(lái)下兮,道冠蓋以相望。
拱觚稜於云闕兮,儼威顏而天咫。
系百年之父老兮,及親逢乎盛事。
想天民之視阜兮,與虞夏而同治。
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,復(fù)逢舜禹之君。
然儻無(wú)舜禹之臣兮,孰能牧舜禹之民。
注釋參考
舜禹
虞舜 和 夏禹 的并稱?!墩撜Z(yǔ)·泰伯》:“巍巍乎, 舜 禹 之有天下也,而不與焉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自 黃帝 至 舜 禹 ,皆同姓而異其國(guó)號(hào),以章明德。”《晉書(shū)·元帝紀(jì)》:“愿陛下存 舜 禹 至公之情,狹 由 巢 抗矯之節(jié)?!?/p>
千年
極言時(shí)間久遠(yuǎn)。 晉 陶淵明 《挽歌詩(shī)》:“幽室一已閉,千年不復(fù)朝?!?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蓋百代之儀表,千年之領(lǐng)袖。” 唐 盧照鄰 《中和樂(lè)章·歌登封》:“山稱萬(wàn)歲,河慶千年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詞:“往事越千年, 魏武 揮鞭?!?/p>
遺跡
遺跡 (yíjì) 前人留下的痕跡 historical remains;vestige;trace 瞻顧遺跡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孫因名句,越問(wèn)駐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